編者按:
全國各高校2021年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名單目前多已公示,一些高校也有了錄取結果,當絕大部分學子還在埋頭苦讀,沖刺年底的考試時,有些學子的研究生資格卻已提前半年塵埃落定,他們就是推免生。今天,觀海新聞推出第二篇有關保研的圖文,這篇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上篇川大的“男寢”不同,這篇我們介紹的是一室“巾幗”。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夠給正積極備戰2021年研究生考試的同學們帶去些許信心,給剛邁入大學校門一個多月、尚感迷茫的新生,提供一處方向和動力。
10月12日凌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曾經同一寢室的八名女孩同時收到了激動人心的消息,全部保研成功。三年前開玩笑要全寢保研的戲言還在耳邊,如今已分別被保送至本校、同濟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驕人的結果是她們送給自己三年青春最好的答卷。
難忘地大舍友情,共追未來成功夢。從南望山到未來城,寢室的成員分開了,室友間的情誼卻從未斷過。她們彼此加油鼓勁,攜手走向光明的未來。讓我們走進她們的故事,看看有一群學霸室友,究竟是怎樣的體驗?
? ? ?
- Best for you -
地信學院 霍然
室友是增壓器也是暖寶寶
霍然已成功保研至本校,在校期間多次獲校級“百名好支書”“校長獎學金”“校級優秀學生”等榮譽。曾協助老師完成長江經濟帶專題地圖集的繪制,先后兩次入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霍然的前半段大學生活被學生活動充實,大二的下學期進入實驗班后,她開始跟導師進實驗室做項目,接踵而來的是高難度的課程、快節奏的進度,她開始認真規劃未來。被問到順利過渡瓶頸期的關鍵,霍然認為是“陪伴”,家人默默的支持和鼓勵,老師悉心的指導和安慰,還有朋友們暖心的陪伴和幫助。
說到室友,霍然始終覺得幸運和感激。勤奮而自律的室友們帶給她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她們互相監督,相約去圖書館。來自內蒙古的霍然起初學習有些吃力,要強的她在優秀的室友身邊感受到壓力,不免有些著急和慌亂,但室友們在學習上給予了她莫大的鼓勵。幫助“起床困難戶”完成“蘇醒大業”,做課程設計時會分享和提供一些思路,在最忙碌的考試周也毫不吝嗇地幫她答疑……她戲稱自己是“抱著室友們的大腿爬上岸的”,此中幾分謙遜,幾分感激,也有幾分感動。
認真待事的態度、虛心學習的品格以及一以貫之的努力,終是造就了豁然開朗的霍然。
地信學院 李雙越
將“南望”與“未來”連在一起
本科就讀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以專業績點排名第四的成績保研至我校,李雙越與地大的緣分仍在延續。南望山下存留著她過往的難忘回憶,而未來城則見證著她為未來的一路努力。
入校第一年,李雙越擔任班級團支書,帶領所在團支部將“學習十九大·永遠跟黨走”征文比賽一等獎收入囊中。入校第二年,帶領團支部斬獲校級五四紅旗團支部……談及帶領團支部的點點滴滴,李雙越只笑著把這些歸結為熱愛,她說:“我想為更多人提供幫助,履行青年一代的責任。”
李雙越也繼續秉持著奉獻的心,成為校志愿者協會的一員,既為仰望星空追逐星光一片,也為腳踏實地腳步丈量未來。元旦晚會的幕后工作、邀請山中花兒等社團分享支教經歷,這些工作也許少了些旁人期待的轟轟烈烈與戲劇般的起伏跌宕,但卻有著最樸實的付出。無論大事小事,無關性別,全情投入、全力付出就是她對“志愿”二字最獨到的見解。
和室友們一樣,最大限度平衡學習與工作,是李雙越一直以來的追求。“我的自律能力并不算太好,所以就讓自己先沉浸在學習的環境里,比如拉著室友們一起泡圖書館,專心做好一件事。”在李雙越眼里,“一心一意一件事”甚至比 “一生一世一雙人”更浪漫,將所有遺憾與期待,全身心地付諸現在,是對當下最好的交代。
談起室友和寢室文化,這像是李雙越怎么也道不盡的話題。學習上,她們共進攀登——“在這里我會不自覺地將努力變成日常來跟上所有人的腳步。”在生活上,她們每一年的慶生,每一夜的促膝長談,每一次挑燈夜戰的陪伴,每一次相互激勵下的勇往直前,點點滴滴,終成一壇友誼的佳釀。歲月中舉杯回首,每個人都在彼此的扶持下寫成了對未來最好的答卷。
地信學院 李真
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
李真是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學生,現已保研至我校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在校四年內,李真學習成績優異,多次獲得榮譽獎項。2019年她獲得優秀共青團員稱號,2018年獲得大學物理競賽三等獎、“絲綢之路杯”優秀獎。
談及得知保研的好消息的那一天,李真回憶:“當時非常緊張,在公示的保研名單里找到我名字的時候,室友比我還激動,大家在群里立刻就炸了,全寢保研了!”
說到全寢保研,李真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與室友們不同,她走的是創新人才計劃保研,學院推免和實驗班的保研結果先出來,所以當時宿舍除了自己以外大家都保上了研,而自己的結果還沒有公布,十分焦慮。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
盡管同宿舍都是“學霸”,但李真說,她們每個人的學習習慣都不相同。“我們宿舍有的人喜歡早睡早起,有的人喜歡熬夜學習,但都盡量做到不打擾其他人的休息。”
她強調每個人要找到適應自己的學習節奏。“比如說,考試之前我會把書過一遍,然后自己買些習題做。平時上課聽課特別重要,我自己有時候偷懶不聽課,最后復習的時候就發現那部分內容缺失了,看書有時候不一定能看明白,認真聽老師講課是學習的捷徑之一。”
地信學院 羅娟娟
踏實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羅娟娟是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大四學生,現已成功保研至武漢大學資源環境專業。在校期間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院級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積極參與校內各種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還在啟明星支教團工作過。在校幾年,羅娟娟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個腳步,用勤奮和汗水,堅持和認真去面對困難與挫折,獲得了學業上與愛情上的雙豐收。
“做好人生規劃,明確自己的目標”是羅娟娟的座右銘。當目標明確以后,要做的就是規劃好每一步,羅娟娟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走好每一步,在大一下學期獲得了專業第一的好成績。
被問及這一路來的心得體會,羅娟娟認為,不斷嘗試,踴躍參加社團活動與校級比賽,從比賽中獲得心得體會,能迅速得到成長。她說,永遠不要放棄學習,學習是獲取理想人生的一劑良藥,是實現目標的最佳途徑。
說到室友,羅娟娟總是贊不絕口。勤奮刻苦的室友們對羅娟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給她帶來無盡的源動力。羅娟娟從室友身上學到了很多,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也正是這群優秀的室友在她遭遇挫折時給予鼓勵,在她取得成績時與她分享喜悅。幾年來的互相監督,互幫互助,是這群女孩們共同成長,一同變得優秀。羅娟娟常說:自己是幸運的,在最好的年華遇到最好的室友。
幾年來,羅娟娟腳踏實地的走好人生每一步,從規劃到實現,這個花季少女用勤奮和汗水譜寫了絢爛多彩的大學生活。
地信學院 陳一仰
嚴格要求自己走向更大的舞臺
陳一仰是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大四學生,現已以績點3.94的優異成績,成功保研至中科院繼續自己的學習。
在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中,陳一仰很快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向并且不斷堅持了下來。她以蔡元培先生的“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礪德行,三曰敬愛師友”作為指引,一路奮力前行,最終走向了更大的舞臺。
陳一仰在大學四年期間不斷汲取營養,在大學四年里她掌握了C++,matlab,python的基礎知識,可以基于ENVI-IDL語言進行二次開發。大學期間她也和同學一起參加了2019ESRI中國大學生GIS軟件開發競賽,并在此競賽中榮獲特等獎,從這件事中她真切感受到了堅持和總結的重要性。
從學術科研和工作實習中,陳一仰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原本她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通過參加學生工作使她的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得到提高,變得更加陽光開朗。和大多數人都一樣,陳一仰的學習并不是一帆風順,也會有很多令人感到頭痛的時候。現在的她回望過去,說到:“當初覺得看不到希望,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啊。”
陳一仰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與老師進行交流,同時參加很多科研活動,豐富自己的基礎科研經驗。因為有著同樣優秀的一群室友,她們寢室的氛圍一直都很好,她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室友們也會繼續在不同的位置發光發熱。
地信學院 毛昱昕
獨特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關鍵
“盡力而為,問心無愧”是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的毛昱昕同學時常激勵自己的一句話。2020年,毛昱昕以專業排名第二,學分績點4.03的驕人成績被保研至同濟大學。
毛昱昕曾獲得2019年ESRI杯中國大學生GIS軟件開發大賽優勝獎、201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湖北省二等獎、校長獎學金、優秀共青團干部等榮譽。這個大方向上自律向上的女孩用一千多個日夜成功追夢。
在專業學習方面,她有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毛昱昕構建了知識框架,找到了獨屬的學習節奏。另外,她報名托福課,利用空閑時間提升英語水平。
大學四年,毛昱昕是自習室的常客,但又不只是悶頭學習。她跟大多數女孩有相同的愛好:喜歡追劇,熱愛旅行。芝加哥、紐約、泰國、云南都留下了她的身影。2018年7月,她還加入了貴州黔東南侗族支教隊,在那里,她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談到宿舍生活,毛昱昕說,無論是學習上的競爭還是彼此的激勵與督促,寢室都給了她堅持的動力。她覺得自己很幸運,遇到了室友們,需要傾聽時可以毫無保留地傾訴,想要放松時可以有她們相伴。
地信學院 金霖
團結是最大的力量
金霖是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大四學生,現在已被保送至北京師范大學讀研。曾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級優秀共青團員和校級優秀學生標兵,參加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獲得優秀結題,也曾在中國大學生GIS軟件開發大賽中獲得應用開發組優勝獎等,金霖的大學生活緊張且充實。可收獲、喜悅與壓力往往結伴而行,凡此種種,成為她前進的動力,引導她蛻變為最好的自己。
酷愛社團的金霖大一時加入了校廣播臺新聞部和啟明星盲校團。對新聞采編十分感興趣的金霖進入新聞部后也如魚得水,在大二當上了新聞部主編。雖然新聞工作與專業學習并無關聯,卻鍛煉了她的文字撰寫能力。于她而言,最珍貴的是這段經歷讓她交到了最好的朋友,在學習的途中,給予了她力量,成為她堅實的后盾。盲校的志愿服務占據了周末的時間,金霖卻從不抱怨。孩子們自信陽光的笑容感染了她,讓她也懂得了,把握機會要從當下開始。
大三的金霖沒有錯過大學生創業大賽的機會,與另外兩名隊友跨專業申報上了國家級的項目。金霖說:“多虧老師的幫助和隊員間的團結,大家各司其職,互相學習進步,這個項目才能圓滿結束。”
一段旅程有著一段旅程的使命,一段堅持有著一段堅持的意義。金霖說到,在寢室與室友交流學習的回憶仍歷歷在目,學習方法不盡相同的她們互相“取經”,分享經驗,這是她最寶貴的經歷之一。
地信學院 范思雯
心有多大,才能飛到多遠
范思雯就讀于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已保研至本校,在接下來的三年她將繼續以地大人的身份踏浪前行。
良好的宿舍環境對范思雯的保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看到所有人都在努力學習時,我也會不自覺的放下手機,拿起書本。”舍友會不時的督促她的學習,當她在學習和生活上有問題時,她們都會知無不言,全力給予幫助。除了在宿舍學習,她們還會不時相約圖書館,每天基本都是晚上十點后,圖書館閉館,教學樓關門,大家才陸陸續續回到宿舍。就是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之下,取得了全員保研的好成績。
作為宿舍的舍長,范思雯的精細化管理方案對寢室建設出了不少力:制定宿舍規則和值日表,明確劃分公共區域和私人區域,既保證了宿舍衛生,又減少了許多摩擦。同時,舍友們也十分自覺,不論是早起者還是晚睡者,都會把動作放輕,不影響他人休息。
受到舍友們的鼓舞和自身目標的影響,范思雯早早地加入了實驗班計劃,在老師的帶領下做項目。忙于學業的同時,范思雯還擔任了大學生綠色協會的副會長,加入了院合唱團,她感慨道:“在社團活動的繁忙期,為了保證學習質量,我經常深夜徜徉在題海之中,那段時間是忙碌而又充實的。”
? ? ?
編后:
所謂人生開掛,不過厚積薄發。最初的夢想,歷經千難萬險,也會最終到達。室友的鞭策,老師的教誨,父母的鼓勵,師友的支持,自身的努力,無一不是418寢室的成功秘訣。古人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在她們眼里,遇見彼此,就是最好的幸運。期待正青春的她們,在新的起點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來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文 | 趙睿思 李江沐 張鈺茹 余越 王麗欣 俞澤欣 侯宇浩 劉雨楊 圖| 易修平 編輯 | 龐偉紅 )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