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評論員 王學義
11月19日,多個網絡平臺上流傳一張廣西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紅頭文件。文件標題為《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成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通知》。19日午間,當地負責人對媒體確認,《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成立是屬實的,現在正處于搜集資料階段,具體完成時間看工作進度。
本以為只是段子,誰知竟然是現實,這紙通知就給人如此感覺。
乍一聽,“《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像是在開玩笑;再一聽,就有點罵人的意思了。但無論怎么聽,都不像是真的。然而,這恰恰是真的,而且,確認這一消息的正是“靈山縣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副局長、《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辦公室主任”。前一個頭銜是政府官員,后一個頭銜是工作組負責人本尊。板上釘釘,言之鑿鑿,不得不讓人感慨:魔幻現實主義。
這件事為什么讓人覺得奇怪?欽州,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靈山縣是其下屬的一個縣。一代女皇武則天是大大的名人,武則天的母親自然也能吸引一些眼球。當地“挖掘靈山歷史文化遺產,豐富靈山歷史文化底蘊”,初衷可以理解。雖然在武則天這里拐了一道不小的彎,有點牽強附會之嫌,但也不算多么離譜。畢竟,為了發展旅游經濟,很多地方都竭盡所能“搶名人”,此前連西門慶、潘金蓮都有人搶,現在研究“武則天的母親”似乎也沒啥好奇怪的。

事實上,武則天的母親還真是個有故事的人。正史記載,武則天之母楊氏出身高貴,乃是“隋宗室觀王雄弟始安侯達之女”,弘農楊家隋唐時一直是關中名門。 楊氏早年篤信佛教,46歲時嫁給了喪妻并帶有二子的唐王朝新貴武士護。婚后夫妻感情良好,又生育了三個女兒。其中之一就是武則天。這樣一個有故事的女人,如果真與欽州有什么密切聯系,研究出來后確實也有一定意義,至少能給導游的講解詞增添點內容。
通知還公布了《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成員名單,總協調為靈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組長則是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該工作組下設辦公室和4個專項工作組,辦公室設在縣文化廣電體育局。這一串的領導名單,看得出應該并非兒戲。但問題就在于,靈山縣在鄭重其事研究這一內容時,卻偏偏用了一個很不嚴肅的題目。
請問:什么叫“武則天她媽在欽州”?這跟盡人皆知的所謂“國罵”是不是太像了點?出現這種情況,究竟是當地有關部門太單純,還是網友太“邪惡”?起草公文,首先要嚴肅、莊重、得體,成立政府工作組更應如此。然而,當地卻好像集體遺忘了這一點。這是一時疏漏,還是業務能力亟待加強?
受到質疑后,靈山縣對工作組名稱進行了緊急修改,更改為“武利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并解釋稱此前“名稱是直接沿用了欽州當地一個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系列推文的標題,顯得不夠嚴謹和嚴肅”。知錯能改固然是好事,但這么多人都“不夠嚴謹”,還很能說明問題。希望研究工作組能真正研究出點東西來,也給公眾一個更好的交代。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