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江潮涌膠州灣,青滬企業同潮生。青島、上海,這兩座有著相似“氣質”的城市越走越近,兩地企業家也越走越親。
2020年7月,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帶隊到上海學習,提出成立青滬企業家聯誼會的想法,得到上海工商界的積極響應。
短短半年后,2021年1月8日,青滬企業家聯誼會成立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普洛斯、月星集團、益海嘉里等百余位上海企業家,海爾、特銳德、新華錦等百余位青島企業家,以及青島赴上海專業實訓干部等300余人共同見證。

青滬企業家聯誼會設名譽會長一名,由復星集團執行董事兼董事長郭廣昌擔任;會長兩名,由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海爾集團公司總裁周云杰擔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兩名,由分眾傳媒聯合創始人陳鵬、青島旅游集團董事長王紅擔任;副會長由10名上海企業家和10名青島企業家擔任,并設執行秘書長兩名。聯誼會實行會員制,廣邀兩地企業自愿參與。聯誼活動由兩地會長、副會長協商開展,日常工作由兩地秘書長共同主持。
青島與上海,黃海之濱與浦江之畔,一南一北兩座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攜起手來,共促未來,是兩地企業家的共同心聲。
“深化青滬間的交流合作,既需要政府部門的推動,更需要市場主體間的深度互動。成立青滬企業家聯誼會,就是要為兩地企業搭建一個學習交流、合作共贏的平臺。”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大會致辭中說。
其實,這樣的模式已經有過“成功案例”。2019年11月,青深企業家聯誼會應運而生,這是全國首個橫跨雙城的商會組織。成立一年來,青深兩地企業家頻繁互動,有效促進兩地信息、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優化整合和互融互通,把深圳市場化、法治化的先進理念、經驗、做法等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青島、輻射到山東,已然打造成為兩地企業家聯誼交流、互通商機、合作共贏的重要平臺。
青滬企業家聯誼會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值得期待。
01
大腕兒云集,這個聯誼會“星光熠熠”
什么樣的城,就會滋養和吸引什么樣的企業家。
作為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的上海,處在全國乃至全球最前沿,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城市特質造就了一批極具冒險精神、創新精神的企業家。

青滬企業家聯誼會長長的成員目錄,可謂“星光熠熠”——
名譽會長、復星集團執行董事兼董事長郭廣昌,1992年與人一起用3.8萬元開始創業,25歲便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其創立的復星集團總資產達7157億元,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第371位。郭廣昌本人以570億元財富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45位,入選2019福布斯年度商業人物之跨國經營商業領袖名單。
會長、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鄭永剛,20多年來,帶領杉杉從單一的服裝業務穩健發展成為集鋰電新能源、時尚服裝、健康醫療、休閑旅游等板塊于一體的多元化實業集團,自2002年起連年榮登中國企業500強。
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鵬是分眾傳媒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分眾傳媒誕生于2003年,創建了電梯媒體廣告模式,2005年成為首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廣告傳媒股,2015年回歸A股,成為中國傳媒第一股,被評為“中國廣告最具品牌引爆力媒體”。
副會長有10位上海企業家,包括月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佐宏,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車建新,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牛余新,陽光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呂建波,聯儲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呂春衛,上海河姆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裁華建剛,上海寧圣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伯黨,上海天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永良,紅紡文化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董事長鄭波,普洛斯投資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普洛斯資產中國區聯席總裁趙明琪等。
作為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品牌之都,青島誕生了“五朵金花”,享譽全球。隨著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全球創投風投中心、中國人工智能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等建設,青島正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四新”企業、“新金花”,涌現出更多新銳的企業家。

聯誼會青島企業家成員也是大腕兒云集:會長海爾集團公司總裁周云杰,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青島旅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紅,副會長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青島偉東云教育集團董事長王端瑞、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雨等悉數在列。
聯誼會應當扮演怎樣的角色?王清憲“定了調”:“希望聯誼會聚焦產業鏈招引,打造成為‘雙招雙引’的平臺;加強商協會交流合作,搭建起市場互動的平臺;積極組織各類會展活動,當好資源整合的平臺。”
02
青滬企業越走越親,聯誼會應運而生
青滬兩地企業家的交流合作并不鮮見,但以這種方式相聚到一起,共創未來,還從來沒有過。他們因何走到一起?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島與上海這兩座城市越走越近。

上海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是一座令人欽佩和敬仰的城市,一直都是青島學習的榜樣。曾幾何時,“上青天”并稱中國紡織業名片城市;上個世紀90年代初,青島市委響亮地提出“學上海”。
這些年來,上海一直是青島凝望的城市。2020年下半年以來,王清憲先后于7月7日、11月5日兩次帶隊到上海學習現代服務業發展和自貿試驗區建設,并舉行兩地合作交流對接會,推動青島學習上海持續走向深入。兩次對接會現場簽約總投資額達361億元的26個項目,目前已注冊8個,開工運營5個。
這是市場和資本主動選擇、互動的結果,更是上海企業家用實際行動彰顯對青島發展前景的認可。
眼下,青島與上海人員往來日益頻繁。青島持續選派干部到上海的現代服務業企業開展專業實訓,近距離感受上海、體悟上海、學習上海,深刻體悟實訓企業的管理邏輯、上海發展生態的生成邏輯以及支撐上海發展的行政邏輯,傳遞“青島之問”的“上海答案”。目前,首批51人已完成實訓返青,第二批153人正在實訓當中,第三批實訓隊員已在全市范圍內選拔中。
短短半年多來,越來越多的上海企業走進青島、投資青島。自去年7月以來,上海累計在青投資5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0個,總投資額達230億元。通過第二批實訓隊隊員的牽線搭橋,不少聯誼會成員企業家前期已來過青島,開展了實地考察和對接洽談,目前,已有70多個項目簽約落地和達成合作,項目總投資額550余億元。本次大會現場,簽約落地青滬兩地合作項目31個,其中,基金管理規模277億元,產業類項目總投資199億元。
隨著兩地交流的深入,雙方企業家越來越覺得需要一座有實質、有溫度、有情懷的橋梁,來實現兩個城市及企業和企業家加強溝通交流、拓展合作領域、實現互利共贏的共同目標。尤其是通過兩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發揮“催化劑”作用,青、滬企業家的化學反應更加璀璨而熱烈。在兩地企業家共同倡議下,青深企業家聯誼會應運而生。
鄭永剛,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杉杉品牌創始人,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民營企業家,在聽說要建立青滬企業家聯誼會的消息后,利用自己的人脈,積極運作,極力促成、感召了一大批上海企業家的參與。他還自告奮勇,主動爭取擔任青滬企業家聯誼會會長。“這個會長是我主動爭取的,希望青島企業家和上海企業家的聯誼,為青島和上海兩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鄭永剛說。
青島企業家同樣對這個聯誼會充滿期待。“將通過搭建資源流動的開放大平臺,有效促進兩地企業資源、人才、資本、技術等優化整合和互融互通,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高水平融合發展。”青滬企業家聯誼會會長、海爾集團公司總裁周云杰說。
03
兩地合作空間在哪?市委書記“劃重點”
青島的機會在哪?青滬企業家可以在哪些方面尋求合作?這需要再一次審視兩城在國家戰略中的角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在新發展格局中,青島既是國內東西南北大循環的“雙節點”,又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雙節點”,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正努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可以說,青島和上海都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

“在新發展格局下,青滬兩地的企業家頻繁互動,把上海市場化、法治化、開放型的先進理念、經驗、做法和資金、技術、人才等優質資源要素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青島、輻射到山東甚至更廣闊的北方地區,這既是青島與上海,作為沿海開放城市的共同價值追求,也是一南一北兩座城市攜手互動,對中央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責任與擔當。”王清憲說。
現代服務業無疑是雙方合作極具潛力的領域。現代服務業具有全產業的滲透性、區域空間的廣覆蓋性和強大的整合配置資源能力。青島要發揮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雙節點”價值,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必須大力提升服務能級,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我們懇望上海把青島作為發揮現代服務業輻射作用,推動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基地,通過支持青島,來輻射黃河流域、輻射北方地區。”
去年以來,青島抓住疫情期間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窗口”機遇期,努力營造工業互聯網全產業生態,全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上海作為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先行城市,在大數據、芯片、工業軟件等工業互聯網關鍵核心領域實力強大,已成為全國工業互聯網資源配置、創新策源、產業引領的高地。“我們真誠希望能夠依托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組織,以市場的邏輯在工業互聯網技術、場景方面深入合作,全面開放青島場景,吸引上海資源融入,推動核心技術與場景深度結合,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海洋的流動性注定了海洋經濟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重要地位。上海海洋產業實力雄厚,青島海洋科研實力優勢明顯,但科研能力尚未完全轉化為產業經濟實力,兩地有著天然的合作基礎。“希望能與上海的涉海企業和科研機構深化合作,大力發展船舶、海工裝備設計與研發制造產業,做大做強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推進一批海洋科研項目,攜手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新發展格局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而自貿試驗區正是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平臺。上海自貿區毫無疑問是先行者、排頭兵。2019年8月,山東自貿試驗區獲批,青島片區是面積最大的片區。“希望能夠加大與上海自貿區企業間的交流互動,聚焦服務貿易、金融創新、融資租賃、國際商品分拔、跨境電商等領域,開展多元合作交流,幫助上海企業家利用好北方廣大市場,推動青島和山東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好服務國家縱深開放的戰略布局。”
一個城市每一刻奮斗的現在,都是為了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未來。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新年伊始,青滬企業家相聚青島,攜手共創未來,這為兩地新一年的合作開了個好頭。青島、上海兩地交流合作,正在開啟新的更多可能。
作者 | 沈默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