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席卷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 “談冠色變”,讓我們前所未有地關注健康。本期《健康波報》整理了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健康數據,涉及醫療資源、衛生服務、中醫藥服務等。每一串數字的背后蘊藏著城市對生命的尊重,對生活保有的熱忱。
直升機跨城救援,萊州患者50分鐘飛抵市立醫院。
全市28家三級醫院
12家三甲醫院
在生命長河中,每個人都要與疾病正面交鋒。市民口中的大醫院就猶如“航母”一般,憑借雄厚的軟硬件實力,載著我們乘風破浪,抵抗病魔、護佑健康。 “大醫院”其實值得是醫院的等級。各大醫院的等級劃分標準,是我國根據醫院規模、科研方向、人才技術力量、醫療硬件設備等對醫院資質評定指標。全國統一,不分醫院背景、所有性質等。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準》,醫院經過評審,確定為三級,每級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甲等醫院是等級中的最高級別。
據市衛健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2019年,全市三級醫院數量由16家增加到28家(詳見名單),建成了市立醫院東院二期、青大附屬醫院東院二期等一批醫療項目。截至目前,手機慧醫APP資質認證顯示,全市三級甲等醫院共有12家,分別為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青島市中心醫院、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青島市口腔醫院、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阜外醫院、青島眼科醫院、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青島市即墨區中醫醫院。
28家醫院卒中救治過審
“空中120”“96120”上線
疾病的來勢洶洶總讓人猝不及防。如何在危及生命的關鍵時刻搶抓“黃金時間”,實施有效及時救治力挽狂瀾?著手搭建疾病防治網絡,才能防患于未然。目前,我市布局重點疾病防治康復體系建設,31家胸痛中心、23家卒中中心、17家創傷中心、41個癌癥規范化病房、17家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9家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通過評價。為了對抗每21秒就有1人死亡的腦卒中,“青島市腦卒中急救地圖”已升級到3.0版,納入地圖的28家醫院都通過了國家腦防委或山東省腦防委或青島市卒中質控中心的評審。借助腦卒中急救地圖3.0版的精準導航,可以讓患者在第一時間找到距離最近、技術最優的醫院,進行及時干預和院內精準檢查與救治,最大限度贏得搶救時間,保證搶救質量。
遇緊急情況撥打120。 “十三五”期間,全市共新增75個急救單元,達到177個,急救半徑縮短37%,急救單元覆蓋密度列全省第一。開通省內首個“空中120”項目,啟動青島市急救中心航空醫療救援運行服務項目,2架新型H135直升機并入青島市院前急救網絡體系。非緊急情況,市民需要醫療轉運服務,可撥打“96120”。 2019年11月,服務全省的“96120”號碼上線,累計提供服務超過1.5萬人次,安排82車次參與公共衛生事件等應急處置。
36家互聯網醫院
建成155個國醫館
“互聯網+醫療健康”讓看病就醫更加便捷。我市已建成青島市區域診療“一卡通”平臺,平臺通過網站、手機APP、微信服務號等渠道為居民提供預約掛號、診療信息推送、檢查檢驗結果查詢、排隊叫號查詢、第三方支付、健康知識科普等服務,二級以上醫院號源均可在線預約。根據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38家醫院開通 “互聯網+發熱咨詢門診”,免費提供線上咨詢服務,已累計服務4萬余人次。全市累計建成互聯網醫院36家,累計網上配送藥品22298盒。
在中醫藥服務方面,全市已建成國醫館155個、精品國醫館60個,中醫特色村衛生室100個。全市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衛生院、91.8%的社區衛生服務站、91.6%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所有鎮街實現中醫藥服務“全覆蓋”。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于波
責任編輯: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