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4日訊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有一種疾病,在夏季高發,喜歡小朋友,被感染的小朋友日常都有“摳屁屁”的習慣,而且同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經常一塊“中招”,這背后可能是蟯蟲病在作怪。蟯蟲病是由蟯蟲(蠕形住腸線蟲)感染引起的疾病。蟯蟲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國內感染也很普遍。兒童顯著高于成人。蟯蟲感染還具有兒童集體機構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分布的特點。
人是蟯蟲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肛門→手→口直接傳播。感染者肛門排出的蟯蟲卵在患者指甲內或皮膚上可活10天,在室內可存活21天,因此,吸吮手指或用不潔的手取食物,均可將蟯蟲卵帶入口中,造成患者反復感染?;颊咄ㄟ^被蟲卵污染的手,再污染玩具和日常用品,或者通過散落在衣褲、被褥、玩具、室內家具和地面上的蟯蟲卵,使其他人因接觸蟲卵而感染。蟯蟲雌蟲在夜晚爬出肛門外產卵,剌激局部,可使肛門、會陰部以及陰門或陰囊的皮膚發生濕疹性皮炎。因奇癢難忍,產卵處皮膚常被抓破引起出血或繼發性感染。常伴有惡夢、失眠、煩躁不安、食欲不振、夜間磨牙及夜驚等癥狀。蟯蟲的成蟲寄生在人體的盲腸、結腸及回腸下段,以腸上皮細胞、腸內容物或血液為食,腸黏膜受損害引起慢性炎癥或微小潰瘍,可形成蟯蟲性肉芽腫。腸道癥狀多不明顯,但有的出現腸炎,消化道功能紊亂,重度感染者可伴有腹瀉,糞便中帶有較多黏液或有少量血絲。
怎樣才能確定自己是否被蟯蟲感染呢?只是有上述癥狀還不足以判定自己是否真的被感染呢,要想確診,必須依靠專業的醫療診斷技術。根據蟯蟲在肛周產卵的特性,可用透明膠紙或棉簽試子于清晨排便或洗澡前在肛周收集蟲卵。雌蟲常于夜間爬出肛門產卵,若在肛門周圍發現白色的線頭樣小蟲,可用鑷子夾入盛有70%乙醇的小瓶內送檢,根據蟯蟲的形態特點可做判斷。不過,蟯蟲不一定每天晚上都爬出肛門產卵,可能要連續觀察3-5天。確定自己是被蟯蟲感染后,就要積極治療。目前,常用的口服驅蟲藥物主要有這兩種:阿苯達唑(腸蟲清)、甲苯達唑。對于有肛門瘙癢或濕疹的孩子,若發現肛周存在蟲體時,可用鉗夾取走蟲體,局部用3%的噻嘧啶軟膏,涂于肛周和肛門內,連續用1周。每晚睡前洗凈肛周、會陰部皮膚,涂搽蟯蟲油膏,連用10-20天,直至治愈。(青報全媒體 記者 于波 通訊員 賈曉蓉)
小貼士
怎樣預防蟯蟲病
要想阻斷蟯蟲病的傳播,最好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以防止相互感染和自身重復感染。家庭和集體機構中的患者應同時接受治療,以免相互感染。在積極治療的同時,也要講究公共衛生、個人衛生和家庭衛生,家長要教育孩子養成以下衛生習慣: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飯前便后洗手;定期燙洗被褥和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處理玩具1小時,可殺死蟯蟲卵。
責任編輯: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