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民互動,有問必答。3月2日下午,市南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健做客“民生在線”首場網談,圍繞“全面起勢、奮力突破年”主題,與網民在線交流。
孩子學校的校車為啥停運了?今年的拆違工作有什么打算?青島灣廣場項目是如何規劃的,是否會拆除山東國貿大廈……
區長的到來,點燃了眾多網友的問政熱情。據統計,網民現場提問313個,累計參與人數48427人次,高健區長現場回復62個問題,網談氣氛熱烈?,F場未答復問題,市南區政府將在線下進行二次回復。
市民“不懂就問”,嘉賓“有問必答”。對于青島市民來說,這樣的場景已不鮮見,通過網絡直接與政府各部門“一把手”進行“云對話”,市民也已習慣了這種“大事小情問政府”的“求政”方式。
至少“民生在線”這朵“云”,已經陪伴市民11年了。從3月2日開始,長大了一歲的“民生在線”欄目又回歸了,這次回歸帶著成長,帶著升級,帶著更多服務民生的誠意和本領。
01
副市長“助陣”,“開年大戲”不一般

網友們驚喜地發現,今天的“民生在線”有些不一般,先和網友見面的嘉賓是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在青島日報社“民生在線”融媒體演播室,薛慶國通過視頻訪談與網友交流,并表達了對該政民互動平臺、政務服務欄目升級的期望。
重量級的上線儀式,是因為重量級的轉變。今年的“民生在線”實現了雙“線”合一,由市政府辦公廳“網絡在線問政”和青島日報社“民生在線”融合升級而來。
融合升級的目的自然是更好地服務民生,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新形勢下政民互動交流,提升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新“民生在線”由市政府辦公廳、青島日報社聯合主辦,觀海新聞、青島新聞網承辦,從而實現了“政府主導、媒體推廣”的優勢互補。
新平臺將推進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升級發展,進而打造影響力更大、傳播力更廣、互動性更強、更方便快捷的政府服務平臺和百姓問政平臺,更好地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融合升級后的“民生在線”,也將帶來更多的問政機會。上線時間增加為每周二、三、四、五14:30至16:00,一直持續全年。在聽民聲、解民憂的同時,還將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打造網上政民溝通“云客廳”,匯集民意民智,發揮智庫聚能效應。
另外,還將通過多種新媒體傳播形式,大力宣講惠企惠民政策。邀約專家學者獻計獻策,共建美好青島。建立解決網民訴求的聯動機制,建設網上輿情平臺,著力助推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解決百姓關注的熱點、共性問題。
02
開誠布公,頻頻拋出熱點話題

作為開年的首場活動,“民生在線”就實現了人氣的“開門紅”,迎來了大批網友,同時接收了眾多熱點話題。
正值開學之際,有網友被校車問題“閃了腰”。一名網友問道,“金嶺校車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的校點往返正常運營,2021年2月底已正常收取下學期乘坐校車的費用,2月28日報到的前一天,突然通知停運!給學生家長們打了個措手不及!”
還有幾名網友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對此,高健回應稱:市南區公辦學校不配備校車,但有個別學校家委會自行租車。目前,全市正在針對校車使用進行規范化整治,在本次校車整治范圍內。下一步我們將落實全市校車統一整治要求,積極開展工作,盡快落實整治成果。
近年來,市南區的開發建設倍受社會關注,特別是西部老城區的改造升級更是令人充滿了期待。去年年底浙江路天主教堂的燈光秀,以及近日中山路的裸眼3D光影秀,都讓人看到了市南老城區正在變得時尚、年輕。
不少網友熱問中山路步行街的改造情況。高健答復稱,市南區正在市級統一部署下推進中山路步行街規劃建設工作,下一步將結合中山路區域交通優化調流和太平路地下隧道規劃實施,配合市級部門推進太平路步行街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
青島灣廣場項目也不出意外地受到了網友的關注。高健表示,這一項目是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重要項目之一,市南區正在積極推進項目土地整理和規劃設計工作,計劃今年拆除青島火車站南側的海潤大廈、華聯商廈、山東國際貿易大廈等高層建筑,下一步將堅持前瞻性、高起點和可操作的原則,打造面向青島百年發展的精品工程。
03
變亦不變,升級只為更接近初心

雙“線”合一的“民生在線”,變,亦不變,不變的是政府對于民生的關切,升級,也是為了更接近初心。在這個牛年,更好地當一只“孺子?!薄?/p>
回首來路,足跡清晰。政民互動,不拘一格。
1999年,青島政務網就開通了“市長信箱”,這也使得青島成為全國最早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政民互動的城市。此后,經過逐年升級,2011年起,市政府“網絡在線問政”實現常態化,全市政府部門全部分批上線。2011到2015年,青島“網絡問政”欄目連續5年被國家電子政務理事會評為“政民互動類精品欄目”。
青島日報社旗下青島新聞網“民生在線”欄目自2009年9月創辦以來,以“匯民智、達民意、系民生”作為辦欄宗旨,致力于建立政府群眾溝通聯系的網上平臺。11年的時間共舉辦網談1012場,累計服務群眾3453萬人次,累計答復解決群眾問題33萬個,網民滿意度高達97%。
除了這些政民互動渠道,青島市民熟知的“三民活動”也已走過了12年的歷程?!跋蚴忻駡蟾?、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成為了市民每年政治生活重要內容之一。
2020年3月份以來,青島市還開展了“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這一充滿坦誠、開放氣息的活動受到了市民的歡迎,期間,政府部門受理近兩百萬件訴求。據統計,在這些訴求中,辦結率達到98.27%,滿意率達到95.77%。這兩個數字的背后,是“三我”主題活動形成的受理、辦理、反饋、監督“四位一體”機制運轉良好。
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實現了“點對點”式的高效溝通,相關部門又開創了“面對面”式的溝通渠道。2020年,《問政青島》受到了市民的關注。老樓加裝電梯難、位于李滄區的世博園游客稀少等問題,都在現場尖銳地提出,很多問題很快有了回聲并得到迅速解決。
當然,除了這些定期的政民互動欄目,日常生活中想“找政府”,打個12345即刻聯系,政府部門將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在移動時代,為了更利于市民與政府部門的日常聯系,青島日報社“觀?!毙侣効蛻舳伺c市政務服務熱線聯動開設了市民投訴受理平臺“直通12345”,平臺積極構建智慧城市的政務服務生態,全面發揮黨報黨網黨端輿論監督優勢,努力打造青島第一掌上市民投訴平臺。
“尋常之道”與“非常之舉”相結合,條條大路連民心,政民溝通無障礙,青島各個部門已習慣了與市民的平視姿態,“聽民意、聚民智、解民憂、惠民生”不是一句文件里的口號,而成為了一種行動自覺。
當年,鄭板橋曾作詩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傾聽“蕭蕭”之聲,建立“枝葉”之情,青島做到了,也正在向做得更好邁進。
雙“線”合一,讓民生永遠“在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善于傾聽、積極回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姿態。
愿嶄新的“民生在線”這座政民“連心橋”上線順利,愿橋固、政通、人和。
作者 | 和聲 編輯 | 長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