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壁的老張,65歲,最近頗受家人的“埋怨”和誤解。前幾天,他守在家里等家電維修人員上門,可等了半天卻等來兒子的一通抱怨:原來師傅已上門多時,按了半天門鈴不見動靜。而且,老張發現自己跟別人的溝通也有了困難:打電話,別人說話總是聽不清;看電視,老伴又嫌他把聲音開得太大。
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當這“一寶”成為聽力損失的重災區時,它不僅會帶來生活上的麻煩,還會帶來很多其他問題。美國最新一項研究顯示,老年人聽力下降有可能會引起老年癡呆。
當一種感覺(味覺、嗅覺、光覺、聽覺和觸覺)發生改變時,大腦會進行重組和調節。研究人員發現,聽力下降的人其聽覺區域的灰質密度會降低,說明聽力與大腦體積之間存在一定關系。主要研究人員喬納森·皮爾說,“聽力隨著年齡下降就要考慮進行干預,如佩戴助聽器。這樣做不僅是改善聽力,而且還會保護大腦。那些有中度聽力喪失的人需要努力才能理解復雜的句子。”
研究人員對聽敏度與大腦的關系作了分析。他們首先測量了大腦對難度不斷增加的語句的反應,隨后測量了聽覺皮層體積。研究人員還對聽力正常的老年人(60~77歲)作了評價,以判斷聽力變化對大腦支持語言理解區域的結構或功能是否有影響。研究發現,聽力受損的人在聽復雜句子時大腦的活動在功能性MRI上顯示減弱,聽覺皮層的灰質也減少,說明聽力下降會加速與處理聽覺有關的大腦區域的萎縮。
這項研究證明,聽覺會對支持理解和認知的神經過程產生一系列影響。盡管研究是在老年人中進行的,但結果也適應年輕人,包括那些聽音樂需要大聲的人。“你的聽力會直接影響大腦對包括語言在內的聲音的處理。”皮爾說。“保護你的聽力不只要保護你的耳朵,還要讓你的大腦處在最佳工作狀態。”
如何保護老年人聽力
1、不要經常掏耳朵。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弄壞耳膜。耳道奇癢難受時,可以用棉簽蘸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擦耳道,亦可內服維生素B、維生素C和魚肝油。
2、注意避免噪聲。不斷處于噪聲環境會使人煩躁不安、失眠,以致血壓升高、心臟排出血量減少,故影響內耳供血。極強噪聲如爆炸聲、放炮聲會直接損傷內耳器官。在用耳塞機收聽時不宜時間過長,配戴助聽器時音量應調控適當。
3、戒煙少酒。因為煙酒對聽神經都有毒害作用,尤其是煙中的尼古丁進入血液,使小血管痙攣,血液緩慢,粘度增加,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從而促發耳聾。
4、慎用藥。應盡量避免應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應用這些藥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損害聽力。
學做老年人聽力保健操
1、搓手心,捂耳廓,按壓耳廓。將雙手掌摩擦生熱,然后將兩手掌緊按于兩側耳廓,以兩耳聽不到外界聲音而嗡嗡作響為止。將雙手掌心面向耳廓,向內耳方向輕輕按下,然后輕輕松手,反復進行按壓耳廓的動作。



2、揉搓耳廓,揉搓耳垂。用食指、拇指順著耳廓的方向,由內向外提拉、揉搓耳廓,手法由輕到重,牽拉力量以無疼痛感為宜。

用食指、拇指固定耳垂,然后按先順時針后逆時針的方向進行揉動。

3、鳴天鼓。兩手掌掌心緊貼兩耳,將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對稱按在兩側枕部,兩手中指可相互接觸到。用兩食指翹起疊在中指上面,用力下滑,重重叩擊腦后枕部,此時可聞及洪亮而清晰的聲音,如擊鼓。

4、按壓耳屏,輕拍耳廓。用兩食指不斷擠壓、放松耳屏,左右耳屏同時進行。

囑老人張口,以手心將其雙耳向耳孔扣壓,一起一伏反復數次進行輕拍耳廓的動作。

注意事項
1、聽力保健每節做4個8拍,每天做兩次。
2、左右兩耳應同時進行聽力保健操。
3、注意對雙耳用力適度,以不引起疼痛為宜。
4、中耳炎、耳廓及外耳道急性炎癥、耳部腫瘤等患者不宜進行聽力保健操。
5、結束后,應深呼吸,放松雙耳。
責任編輯:許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