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一項10年追蹤研究發現,如果家庭氣氛和樂,可以降低失智癥風險。反之,當家庭氣氛常彌漫爭吵、批評、不信任,失智癥機率就會上升。
10年研究發現 家庭氣氛決定失智癥風險高低
研究團隊分析《英國高齡化縱向研究》(ELSA)數據,追蹤其中10055位民眾10年之久,這些人當時都沒有出現失智癥。
在這期間,參與研究民眾每兩年接受一次訪問,研究人員根據受試者的自我評估報告等,以了解是否出現失智癥。此外,研究人員也以6項指標,詢問受試者的社交情況,有些人透過家庭等,感受正面社交支持,也有人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是負面支持。
家中氣氛糟糕 失智癥風險上升31%
研究人員追蹤數據發現,當一個人從伴侶、小孩或其他親密家人中獲得正面支持,家庭氣氛充滿信任、理解、彼此包容,此人的失智癥風險就會下降17%。但如果家庭氣氛很糟糕,充斥批評、不信任,在家老感覺很煩,失智癥機率就會上升31%,這代表負面家庭氣氛對健康的傷害更劇烈。
研究作者表示,大家都知道,結婚、有成年子女等親密網絡,有助減少認知功能衰退、失智癥風險。不過當關系變差、不再彼此往來,可能就會對年長者身心、生理狀況造成沖擊。對于年長者來說,社交往來重點不只在數量多寡,質量也非常重要。
老人與家人相處之道
1、少管閑事。少管閑事,特別是家中的“閑事”。與子女相處,千萬不要喋喋不休,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和錯位。大事上表個態,聽不聽的別計較。子女征求你的意見就是敬重,要主動追求個清閑自在。
2、別老抱怨。“年輕人一定比你忙”。你想孩子了可以打個電話,孩子想你了可能連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千萬不要為這種事較真兒,拿自己去做比照。
3、自愿付出。自愿付出時別想著回報,不要總把為別人做的那些事掛在嘴上。記住:“付出”是送給別人的東西,千萬不要想著再“找補”回來,那會讓所有人都不愉快。
4、保持整潔。邋邋遢遢不是小事兒。人老了懶點可以,但千萬別懶在穿衣戴帽、洗涮衛生上。
5、舍得放棄。千萬別像存錢那樣存著破爛兒。當下留存東西不能看有用沒用,要看常用不常用。
6、消除寂寞靠自己。別老想著靠子女,消除寂寞根本還在自己。廣交朋友、儲蓄友誼才是老年人應當盡早做的事情。當你不能再嬉戲走動時,依然可以給新朋老友打個電話。培養自己的一些興趣愛好,打發時間,還可以強身健體。
老年人與家人相處禁忌
1、忌傳話。不宜在親友中議論晚輩,更不要在子女中傳話,以免誤傳,引起矛盾。
2、忌猜疑。不要捕風捉影,無事生非亂猜疑。
3、忌偏袒。對兒子、媳婦、女兒、女婿、養子、養女要一視同仁,不偏不倚,不要厚此薄彼。
4、忌專斷。只片面要求子女尊重自己,不講愛小,只強調子女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辦事。
5、忌挑剔。子女的興趣愛好,不要樣樣看不慣,更不宜隨意挑剔指責。
6、忌冷漠。對子女要和藹可親,不要總擺出長輩的尊嚴,整天板著臉。
7、忌爭錢。不要在金錢上與子女斤斤計較。
8、忌遷就。不應對子女的缺點、錯誤一味姑息遷就。
9、忌偏激。遇事要冷靜,對子女所做的事情,不冒然批評、教訓。
10、忌嘮叨。對子女搞不懂的事要耐心指教,做錯的事要適當批評,但切忌沒完沒了地嘮叨。
責任編輯:許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