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都有這樣一種觀念,覺得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應少運動或者待在家里休息等,其實不然。
專家提醒,在休息好的前提下,適當運動有助于病情的控制與恢復。那心血管病人在什么時候運動會比較合適,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心血管病患者的“黃金運動時間段”
很多人認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適合在早晨運動”,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晨起這個時間段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時間段,晨起時交感神經興奮,心率開始加快,心血管系統的張力增加,由于一晚上的禁食禁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活性增加,血壓也增高。
那心血管病人在什么時候運動比較好呢?一般推薦的時間段是下午到晚上9時以前,對于明確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建議劇烈運動,可以做一些溫和的運動,根據自己的體力和感覺,采取輕中度的運動,如快走等。運動的強度也應循序漸進,以自己的舒適為標準。
運動時是否可以大口喘氣?
很多人在運動時都喜歡大口喘氣,對于心血管患者來說,這樣做是否會有什么影響呢?
運動時大口喘氣,通常是因為運動加大后,平時的呼吸方式所攝取的氧滿足不了機體的需求所致,可認為是運動強度加大后在身體上的一種表現。對于心功能較差的心血管患者來說,稍進行一些體力活動可能就會出現喘氣,所以,建議心血管患者要知曉其疾病的嚴重程度,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運動。
運動后不建議洗冷水澡
運動后出了很多汗,很多人都會選擇洗個熱水澡,讓身體舒爽一下,但這種習慣真的好嗎?會不會影響心臟健康?專家表示,運動后洗熱水澡可以提高肌肉間的溫度,進一步促進肌肉內的血液循環,加速運動中產生乳酸的利用,達到神清氣爽的效果;同時,也不會對心臟造成額外的負擔。
但運動后不建議洗冷水澡,因為這會直接導致回心血量的增加,且有些心血管疾病是由寒冷的刺激引發的。對于健康人來說,有些確實可以通過長期洗冷水澡來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當然也有些運動員在運動后進行冷水浴,僅僅只是為了減少肌肉因為炎性因子的滲透,為下一次的運動減少肌肉酸痛,但對鍛煉效果不好,一般并不推薦。
責任編輯:許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