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3月29日2版

起草青啤“工藝憲法”、組建釀酒行業全國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主導研發的新產品多次斬獲世界大獎……青啤集團研發帶頭人尹花傾心鉆研擦亮“國字號”招牌——
“一成不變”的堅守,完成“有滋有味”的創新
如何定義自己現在的角色?青島啤酒集團科研開發中心主任尹花給出的答案是——科技為主的管理人員。
采訪當天,她的工作包括:與集團高層開戰略會、與營銷部門召開溝通會、把控研發中心的研發進度等。“我參加的營銷溝通會一月一次,是雷打不動的固定工作,這有助于研發部門熟悉市場需求、框定研發方向。”
這位多次獲得國家科技獎,掌握青啤味蕾密碼的女性,從1995年入行伊始,在青啤的實驗室和車間之間,在技術調研、研發交流的征途上常年奔走,完成由工藝員到工藝大師的蝶變,也用自己在研發一線的傾心鉆研,讓中國啤酒贏得了全球喝彩。

尹花不斷用新技術新產品擦亮“國字號”招牌。金 璐 攝
“剛工作的時候很茫然,理論與現實中復雜的工藝技術流程是有差距的,沒有抓手。我就虛心請教師傅,加強對啤酒釀造過程每一個生產環節的現象和本質的深刻理解,繼而用理論知識去思考、串聯、銜接。”尹花說,那時候為了探討一步操作或驗證一個關鍵控制點,會經常連續跟一周的三班輪轉操作。當大學畢業的同學們在下班后將業余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之時,自己的行動軌跡則是“一成不變”——在廠里,一身工裝打扮,幾乎常態化加班加點,隨身攜帶工段巡檢記錄本,將遇到的問題隨時記錄下來,及時糾偏解決和總結。
這個習慣,她一直保持至今,并在她自己的成長道路上和青啤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中都發揮著作用。
捧起全球頂級賽事“歐洲啤酒之星”大獎的皮爾森的研發過程,與尹花一直堅守的韌性、不服輸的品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研發皮爾森,面臨的是全新的酵母、全新的原料、全新的工藝,“一切都是新的,我就帶著6個專業研究室攻堅,先后完成了43批次中試試驗、8輪次大生產試驗,從原料、麥汁、過程跟蹤到成品酒進行了4000多次檢測分析和品鑒。”尹花說,3年、1000多個日日夜夜,“當得知獲獎的時候,我的眼眶濕潤了,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不僅是“皮爾森”,近年來,由尹花主導研發的新產品IPA、黑啤、白啤、果啤等都大受好評,特別是黑啤、奧古特,先后獲得世界啤酒錦標賽金獎,在世界啤酒頂級賽事中,共斬獲“三金三銀”的佳績。
這是尹花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研發成果,也是她作為科技創新團隊的管理者,用智慧激發出的團隊的創新創造能力。
研發中心的楊朝霞告訴記者,她具體是做風味解析技術的,每年出的成果很多,但是做到一定程度,就沒有可以借鑒參考的,再深入就很難。“在我思路匱乏的時候,尹主任總能給予我方向上的指引和細節上的指導,甚至是手把手地教我,我獲益很大。”
精神上“傳幫帶”,業務上“細心教導”,在尹花的影響和引領下,青啤研發中心的50個人“個個都是精英”,這個團隊是青啤在業內拔得翹楚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國啤酒揚威海外的重要因素。
作為青啤“工藝憲法”的首批起草人,尹花參與了全部19項釀造工藝原則的討論及編寫,對青島啤酒百年工藝進行了傳承與創新,通過關鍵工藝和技術標準的統一實施,實現了60多家工廠異地生產青島啤酒的口味一致性控制。而這一切還會隨時根據質量標準和產品品類進行最新修訂。
她組建了釀酒行業全國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啤酒生物發酵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此為核心,她持續在產品創新、關鍵技術、綠色制造等領域創新突破,打破了多項國外技術壁壘,形成了6大核心技術及100多項外圍技術體系,標準專利創行業之最,產品屢獲國際大獎,創造了中國啤酒發展史上數個“第一”“唯一”,不斷擦亮“國字號”招牌,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中國啤酒行業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今年是建黨百年,在學黨史、悟思想的過程中,我要不斷提高政治覺悟,發揮表率作用,從而凝聚團隊,打造一個綜合能力超強的團隊,為百年青啤基業長青貢獻力量,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尹花說。
黨員檔案
尹花,女,201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青島啤酒集團科研開發中心主任。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是“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 萍)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