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記憶力出現減退,在生活中時不時會發生這些“記憶斷片”的情況:明明看到熟人,卻叫不上名字;明明去過某個地方,可突然不記得怎么走;明明做了某件事,卻忘記一些小細節……
研究表示,人25歲時大腦達到一生中的頂峰,但在30歲后開始遭遇滑鐵盧,大腦每年以0.3%體積萎縮,最終記憶力會不如從前。
所以,即使你記憶出現斷片,突然間想不起某件事也不用擔心,畢竟記憶力下降是人衰老的正常現象之一,更何況大腦不是機器,有時候某些因素下也會導致它的工作能力失常發揮。
記憶出現斷片,或和這4個因素有關
1、經常生氣。經常生氣的人容易氣血不足,而且對腦細胞有一定的損害,出現短暫的思維短路。如果不及時改掉自己的急性子,做出一些反常行為,會刺激大腦的中樞神經,一旦氣血上沖,甚至會導致腦溢血。
2、壓力過大。長期壓力過大,經常用腦過度,都會容易造成神經性疲勞,一旦大腦負擔過重,便容易對以往發生的事情走神。
適當釋放壓力、保持心情愉悅、多聽點音樂都能提高大腦記憶力,避免生活中重復出現短暫斷片。
3、喝酒。愛喝酒的人,可能會體驗過記憶斷片。酒精是脂溶性物質,進入人體后,一般在肝臟分解代謝掉。
但隨著酒精的濃度升高,它會有一部分流到血液中,跟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大腦,大腦中的海馬體受其影響,便無法正常工作,長期記憶也無法收集,所以就會出現喝酒后斷片。
4、睡眠不足。一項研究顯示,一天少于8個小時睡眠時間,會對記憶力造成會損害,長期下去除了記憶變差,也容易導致精神低落、情緒不穩,大腦無法集中精神。
輕度認知障礙,可能是老年癡呆癥的前奏
人記憶力下降本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有些人卻發展為老年癡呆癥,調查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有15%會患上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在醫學上叫做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退行性大腦疾病,病因是異常的蛋白結塊在大腦沉積,改變大腦結構,功能出現障礙,造成大腦癡呆。
通常老年癡呆早期表現為:
(1)記憶力下降,經常忘記東西放在哪里,最近發生的事情會遺忘,但生活可以自理;
(2)思維邏輯混亂,簡單的算數不會計算,對事情的分析、判斷變得困難;
(3)表達能力下降,語言不清或句子混亂;
(4)工作能力或家務能力下降;
(5)性情大變,容易發脾氣,有時候也表現出冷漠。
發展到中期后:
(1)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不能正常生活,需要長期監護;
(2)遠近記憶受創,喪失計算能力;
(3)不能分辨時間、地點,時間空間完全混亂;
(4)對周圍事物失去概念;
(5)不會說話,不會使用工具;
(6)由前期的冷漠轉變成煩躁不安、大發雷霆。
后期更加嚴重:
(1)大小便失禁;
(2)走路行動困難;
(3)出現原始反應,手碰到東西就隨意抓取,嘴巴碰到東西就隨意吸允;
(4)經常性昏迷,出現多種并發癥,比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骨折,最后死亡。
如何預防老年癡呆
在我國,有1000萬人受到老年癡呆癥的影響,雖然沒有藥物可以治愈該疾病,吃藥也只能延緩病情的發展,但我們也不要放棄治療。除了直面它所帶來的危害,更要學會健康生活,將其患病風險盡量降低。
第一,有氧運動。堅持適量運動對身體有好處,可以讓你鍛煉心肺功能,消耗多余脂肪,遠離肥胖、和心血管疾病,而這些疾病也是患老年癡呆的誘因。
第二,低鹽低糖低油飲食。每天低鹽低糖低油的飲食原則是遠離各種慢性疾病的重要方法。除了減輕器官的負擔,還能控制血脂血糖,避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發生。
第三,活躍大腦。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止是收獲知識,還能提高大腦的記憶力和智力,延緩大腦衰老的速度,預防老年癡呆癥。平時可以玩下中國象棋、圍棋等益腦游戲。
責任編輯:許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