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4月9日5版
高壓線走廊下嚴禁搭建建筑物和構筑物,一個便民市場卻在這里長期經營,而且一些構筑物緊靠著高壓線桿,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便民市場“頂著”20多根高壓線
高壓線走廊也稱高壓架空線路走廊,是指35千伏及以上高壓架空電力線路兩邊導線向外側延伸一定安全距離,所形成的兩條平行線之間的通道。由于高壓電會對人員造成安全威脅,根據相關規定,高壓線走廊下嚴禁搭建建筑物和構筑物。有市民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開平路便民市場在高壓線走廊下長期經營,市場攤販搭建的構筑物緊靠高壓線桿,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近日,記者來到開平路與九江路路口的開平路便民市場。在這個市場門口,一抬頭就能看到市場上方的20多根高壓線,以及立在市場內的多個高壓線鐵塔和線桿。高壓線鐵塔上掛有“高壓危險”的警示牌。根據高壓線鐵塔和線桿上的標牌顯示,這些東西走向的高壓線,分屬“水化甲線”和“水流乙線”兩條供電線路,兩條高壓線路均為35千伏。東西長200多米、南北寬30多米的開平路便民市場,從開平路一直延伸到樂安一路,全部位于高壓線走廊的正下方。
記者進入市場看到,上百個攤位排列密集,商品種類繁多,瓜果蔬菜、肉蛋海鮮一應俱全,屬于中等規模的農貿市場。攤販除自己搭設臨時帳篷外,市場內還有許多使用彩鋼瓦搭建的固定遮雨棚,各種構筑物之間拉扯的電線在半空中雜亂橫穿。臨近上午11點,便民市場內顧客眾多。
記者留意到,一個蔬菜攤位緊靠高壓線桿,攤位前顧客不斷,攤販身旁就是高壓線桿“安全注意事項”警示牌。在這根直徑約80厘米的高壓線桿另一側,一家現烤現賣火燒的攤主靠在線桿上搭起一間食品加工棚,里面爐具、案板、電扇一應俱全。
在市場東側,五六個集裝箱分兩層摞在一起建成臨時房,改裝的玻璃門上寫著“來料加工”字樣。其背后就是高壓線鐵塔,高壓電線就懸在集裝箱臨時房正上方。
“剛來的時候,看到頭頂數萬伏的高壓線也提心吊膽,可時間一久就習以為常了。不過遇到陰雨天,高壓線會發出‘滋滋’的電流聲,我心里還是直打鼓。”一名蔬菜攤販告訴記者,“因為便民市場生意很好,大家就顧不上擔心高壓線了。”
“這個高壓線走廊下面以前是一片綠地。2017年前后,綠地被挖平,地面做了硬化,周邊建起了圍墻,之后就成了一個農貿市場。兩年前,這家市場曾經關停了一段時間,聽說是因為有居民投訴‘在高壓線走廊下建市場太危險’。”家住附近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從2020年上半年開始,這個市場再度開門經營。
因為高壓線會對構筑物和人員造成生命財產安全上的威脅,同時構筑物和人員活動也會影響電網的安全運行和輸電線路的正常維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第七章第五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修建建筑物、構筑物。而《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十條對高壓線的安全距離進行規定,其中,35千伏高壓線走廊的架空電力線路保護范圍,是指電線邊線向外水平延伸10米,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兩平行面。也就是說,開平路便民市場所有攤位和構筑物都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范圍內。
關于《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中的電力線路保護區范圍,便民市場高壓線桿下的“安全注意事項”警示牌中也有電力線路保護區范圍的標識圖。
記者看到“安全注意事項”警示牌中留有安全員的手機號碼,就撥打了這個號碼,試圖咨詢高壓線下的這個市場是否合法。“我兩三年前就不在供電所干了,可是現在青島市所有高壓線下面留的安全指導電話還是我的。”電話撥通后,對方表示早已離開供電單位。
“整個市場都在高壓線走廊下方,還搭建了許多鐵皮屋,是不是存在安全問題?”記者以市民身份撥通開平路便民市場管理處電話,詢問市場安全問題。
一名工作人員回答:“我們這個市場雖然在高壓線下方搭建了很多構筑物,但其高度都在安全距離以內,空中的高壓線離地30米,我們的構筑物建到20米高都沒事。”
“一些業戶緊靠著高壓線桿搭建食品加工間,靠在線桿上經營,遇到下雨就太危險了吧?”記者又問。
“放心吧,不會有危險,這是經過電業公司研究允許的。”市場工作人員答道。
“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興建建筑物和構筑物,根本沒有安全距離的說法。”對于開平路便民市場管理處的這種解釋,記者電話咨詢青島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對此給予否定。
“構筑物密集的農貿市場建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電力部門是否應該及時制止,保護電力設施和防止安全隱患?”記者繼續詢問這名工作人員。
“按照相關法規,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不能搭建構筑物,但具體執行起來有一定難度。我們作為電力設施保護部門,沒有具體執法權,只能對違法搭建者告知和勸阻,如果問題嚴重,我們會通報給相關街道或城管執法部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回答道。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 正
記者點評
“安全紅線”不可觸碰
開平路便民市場建有大量構筑物,已在高壓線走廊下經營四年之久。面對“高壓線下方搭建鐵皮屋安全不安全”的質疑,市場管理處工作人員信誓旦旦。然而,這份信誓旦旦的背后也有大意和麻痹的隱憂。
安全,來不得絲毫大意,容不得僥幸心理。大量慘痛的安全事故一再證明,事故往往源于麻痹和僥幸、源于對安全隱患的習以為常。
韓非子《喻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原文是:“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意思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后人引申出“蟻穴潰堤”這個成語,比喻細小的漏洞可以釀成大錯。
隱患之于安全這個大堤,就是潰堤的蟻穴。隱患常常就在我們身邊,往往讓人意識不到,或是司空見慣。這些隱患如果不能被及時發現并排除,往往就會釀成大事故。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規定、“安全注意事項”警示牌,就像是“安全紅線”不能觸碰、不可逾越。如果將這些規定、警示停留于會上、紙上、墻上,沒有落實在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這道“安全紅線”也就成了可緊可松的橡皮筋。
“養癰遺患、帶病作業”不可取。只有將“安全紅線”視為無人敢碰的高壓線,并且做到輕微隱患當場整改、一般隱患限期整改、重大隱患掛牌整改,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或苗頭,才能真正筑牢安全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