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晚7時,在五四廣場景區附近,市民侯寶華和劉青惠身披 “學雷鋒志愿服務”綬帶,跟隨綜合行政執法人員一起執勤,幫助勸誡沿海一線景區內的無照商販。而5天前,他們還是和城市管理人員 “打游擊”的無照商販。原來,這是市南區綜合行政執法隊員創新的“以換位體驗代替行政處罰”,從而達到對無照商販宣傳教育的目的。
通過換位體驗,商販感受城市管理工作的不易。
無照商販被“罰”換位體驗
31日晚,突然而至的一場大雨,讓侯寶華和劉青惠提前結束了當天的志愿服務工作。 “現在真的體會到了,城市管理工作太不容易了,綜合行政執法隊員從早干到晚,白天頂著烈日巡邏,晚上又要在重點部位執勤。 ”劉青惠一邊擦著臉上的雨水,一邊和早報記者說。 “今晚雨這么大,肯定不會有出來擺攤的了。”劉青惠說,她是8月26日晚上,在彩虹橋擺地攤賣小螺號、小船等被執法人員查處,原本以為所有的小百貨就被沒收了,還要被罰款。沒想到執法隊員竟和她提出,讓她換位體驗一下城市綜合管理人員的工作。“我當時都有點懵了,不知道是真話還是假話。 ”劉青惠說。
連著5天執勤有點“草雞”
和劉青惠一樣,也在彩虹橋擺攤的侯寶華當天也被執法人員查處。 “我們單位效益不好,我白天在一個單位看門,晚上就想出來做點小生意補貼家用,看著這里人流量大,就想到這擺個攤,沒想到剛擺下20分鐘,還沒等著開張,就被執法隊員給查了,我當時很擔心,生怕把我的貨物都沒收。 ”侯寶華說,后來,還是執法隊員的表態讓他吃了“定心丸”,不罰款、不沒收貨物,但要和執法隊員“換位體驗”。
“換位體驗?那還不簡單,只要不罰款就行。 ”侯寶華連忙答應。 “連著5天,每天晚上我都要在這執勤兩個小時,可‘草雞’了,現在真知道城市管理人員的不容易了。這里人流量大,一時不注意,就有小商販見縫插針擺攤叫賣,一晚上下來,嗓子都冒煙了。 ”侯寶華說,“以前總是與執法人員 ‘打游擊’,你來我就走,你走我再來,其實執法工作也挺不容易的,風吹日曬雨淋的。 ”
以換位體驗代替行政處罰
五四廣場作為外地游客來青旅游的打卡地,每到旅游旺季,游客數量暴增,無照商販擅自擺攤設點或尾隨游客兜售商品,成為執法人員管理的重點之一。自6月中旬以來,市南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沿海景區中隊的執法人員采取錯時延時執法,加強日常巡查管控,同時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執法,規范市容秩序,改善旅游環境,為市民游客休閑出行全力營造文明有序的城市環境。
“因前段時間發展地攤經濟的片面宣傳,致使今年沿海景區的執法工作難上加難,市民誤以為可以隨意擺攤設點,實際上地攤不能隨意擺,必須不妨礙交通秩序和行人通行,不占壓盲道、消防通道,還要落實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避免發生環境污染、噪音擾民、食品安全以及影響交通秩序、破壞環境衛生等行為,沿海一線旅游景區人員密集,現階段還是要做好疫情防控,避免人員聚集,是嚴禁擺攤設點的。 ”市南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沿海景區中隊五四片區負責人李涌介紹,針對近日被查處的無照商販,執法人員在經過相關部門的信息確認后,得知他們生活確實不易,決定以“換位體驗代替行政處罰”,達到宣傳教育目的。
效果明顯無照商販銳減
“其實我能理解他們的心情,很多小商小販都是無業的困難群眾,他們起早貪黑出來擺攤,就是為了能補貼些家用。但是,從另外的層面來說,我們城管執法人員要維護城市的環境衛生,就不能讓他們在沿海景區、主要干道擺攤設點。他們的困難我能理解,但是我們的工作又必須要做。 ”李涌說。
“行政處罰無疑會加重困難群體的負擔,我們執法人員換位思考、權衡思量,決定以 ‘換位體驗代替行政處罰’,讓他們跟執法人員一道參與沿海景區的市容秩序管理,達到宣傳教育目的,增進相互理解,改善雙方關系、促進社會和諧。 ”李涌說,商販參與執勤巡查的這幾天,原本在五四廣場斜拉橋附近經營的商販明顯減少,看到同行與執法人員一同執勤,對商販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宣傳作用。
商販身披綬帶變身志愿者。
■對話
“換位體驗”提升警示作用
記者:如何想到采用“換位體驗代替行政處罰”的?
李涌:五四廣場景區人流量非常大,無照商販非常多,常常和執法隊員“打游擊”,執法有難度。因此,我們聯合公安、交警一起在五四廣場執法,對查處的無照商販會采取相應處罰,以起到宣傳和警示作用。但經過查證,確實是有些商販家庭很困難,處以行政罰款只會增加其家庭負擔,所以就想到了用這種形式來代替行政處罰,既不增加商販的家庭負擔,又能起到警示作用。
記者:采取這種“處罰”方式后,效果怎么樣?
李涌:效果還是很明顯的,以前五四廣場這邊無照和流動商販非常多,現在采取這種方式后,由商販自己去勸說這些同行,通過以身說法的形式,很容易說服他們,現在五四廣場的無照商販明顯減少。
記者:這些商販該去哪擺攤?
李涌:我們在管理五四廣場景區無照商販的同時,也會告訴他們青島市哪些區域可以擺攤,哪些區域有正規的早市、夜市。我們執法是以服務為主,管理為輔,服務為民,執法為民,也希望大家共同維護干凈整潔的城市環境。
■記者手記
溫情執法更易讓商販信服
“管與被管”始終是一對矛盾,尤其是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和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特殊形勢,一邊是商販維持生計,一邊是執法人員維護良好市容秩序和疫情防控,市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沿海景區中隊的做法有權衡、有溫度,“換位體驗代替行政處罰”,少了一些執法的嚴厲與冰冷,多了幾分溫馨和思考,更容易讓商販理解信服,從而改正自己的違法行為。
近年來,為方便市民,規范管理,青島市各級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突出服務理念,始終堅持推行“721”工作法(即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根據轄區實際和季節特點,繪制了 “白菜地圖”“西瓜地圖”,以及以生鮮蔬菜為主的“便民攤點群圖”和以維修服務為主的“民生服務攤點圖”,通過各新聞媒體和微信等網絡渠道廣泛傳播,給市民生活帶來極大方便。這種從“執法管理”走向“服務民生”的城市管理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形成了綜合執法的“青島模式”。(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海龍)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