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9日訊 青島市口岸辦近日聯合青島海關、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青島港集團等單位,從2021年4月至8月,利用5個月的時間,集中開展青島市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創新突破攻堅行動。對標上海、廣州、天津、深圳、寧波等地創新經驗做法,緊緊圍繞外貿企業關切,深化口岸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促進口岸營商環境規范化、透明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口岸營商環境。
完善青島海運口岸通關便利化評價體系。健全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口岸營商環境評價的引領和督促作用。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借鑒全國營商環境跨境貿易指標評價,研究提出青島海運口岸通關便利化指數評價辦法,建立定期評價機制,促進口岸營商環境建設的科學性、規范性。今年年底前完成2021年度青島口岸通關便利化評價,發布青島海運口岸通關便利化指數,提交評估研究報告。
強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進一步完善口岸物流協同平臺,實現進口集裝箱設備交接單、提貨單電子化應用率90%以上,研發出口集裝箱裝箱單、設備交接單電子化系統,將口岸物流協同平臺功能拓展至進出口全過程。推廣出口退稅、金融服務等功能應用。推動“單一窗口”業務向空運物流、郵輪旅客通關拓展。
深入推進口岸營商環境規范化透明化。組織相關行業協會及港口、航運、代理、堆場等企業發起誠信經營倡議,企業代表簽署《誠信經營倡議書》,倡導自覺遵守行業自律規范和市場經濟秩序,共同維護口岸領域公平競爭秩序,營造良好的口岸營商環境。組織港口、航運、代理、堆場等企業公布業務受理流程,公開作業時限標準和受理業務的服務承諾。
集中開展“進基層、惠企業、促發展”服務活動。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發揮海關對企問題需求反饋機制作用,深入走訪生產型企業和物流、代理等企業,征求口岸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的突出問題,強化堵點、痛點、難點化解,積極回應企業訴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組織有關單位和部門,深入區、市開展“送政策進基層”服務活動,深度宣介解讀,幫助企業了解用好新政策。
持續規范口岸經營服務性收費。完善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制度,優化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收費公示及服務信息發布功能,探索通過價格比較、條件篩選實現價值發現。各行業主管部門加強源頭監管,督促各收費主體加強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實施收費公示動態更新,做到清單外無收費;規范集裝箱堆場洗修箱、二次吊箱等作業標準及收費行為,杜絕違法違規收費。加強監督檢查,依法依規查處價格違法行為。
大力推行通關便利化創新舉措。穩步推進“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等改革,加大對企業“提前申報”引導力度,實施“兩步申報”生產型海關高級認證企業依申請免除稅款擔保。大力實施保稅鐵礦“入區檢驗出區核銷”、棉花“集成查檢+分次出區”等通關模式,助力打造大宗資源性商品集散中心。
深入開展口岸通關物流全流程調研。結合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度課題研究,深入開展進出口通關物流環節調研,采取跟單模式,對進出口集裝箱貨物通關物流全流程進行梳理,分析“流程賬”“時間賬”“成本賬”,向媒體公布青島口岸進出口環節全鏈條流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