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詞
民以食為天。如果說一座城市哪里最熱鬧、最具煙火氣,首推集聚了眾多地方特色餐飲、小吃的美食街。那里既是市民親朋小聚、家常宴飲之地,也是游客賞玩打卡、品味美食之選。某種程度來說,美食街是最貼近城市脈搏的“起居室”“會客廳”。
正如成都有錦里,西安有回民街,武漢有戶部巷,南京有夫子廟……作為著名濱海旅游城市的青島也有幾條名聞遐邇的美食街,云霄路即是其一。自上世紀90年代,聲名鵲起的云霄路美食街被視為青島美食的亮麗新名片。每每夜幕降臨,街上燈火通明,食客云集,是市民、游客流連忘返的時尚街區。
然而,近期本報輿論監督平臺多次接到讀者、網友反映云霄路美食街停車亂、交通擁堵、噪音擾民,地方特色餐飲不夠豐富,亟須加強管理、提升水平,重煥美食街活力。
云霄路美食街到底在經歷什么?如何讓美食街的招牌亮得更持久?本期《圓桌話題》期待與您共同探討,發現未來。
云霄路美食街小傳
1989年,浮山所的一條排水河道被覆蓋,修建成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命名為云霄路。它南起香港中路,北至江西路,全長970余米,緊鄰海濱旅游景觀區五四廣場、奧帆中心等,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云霄路建成后,青島中苑集團率先在此開了飯店,云霄路北段很快以“中苑美食街”著稱,整條云霄路迅速發展成為島城著名的美食街之一。上世紀90年代,云霄路臨街店面幾乎都從事餐飲娛樂業,并輻射到了臨近的閩江路。2006年,云霄路美食街入選全市首批“青島市特色商業街”,在青島乃至全國享有一定知名度。
當時的云霄路美食,除了具有島城當地特色的魯菜、海鮮,還有上海的本幫菜、北京的宮廷御膳、廣東的客家菜、四川的川味火鍋、東北的山珍野味、韓國燒烤等名吃佳肴。
近年,隨著餐飲業轉型,云霄路上的外地菜系餐館明顯減少,本地海鮮和燒烤成為主流。
記者探訪
“回頭客”抱怨:
美食街少特色、多雜亂
“15年前,我第一次來青島旅游,老同學輪流請我到云霄路吃大餐,對云霄路美食街留下了極好的印象。”8月25日晚上,記者在云霄路與閩江路交界處附近遇到江蘇游客王先生,他和妻子特地來此過“七夕”,已經在云霄路上轉了兩圈,仍然沒有找到中意的飯店就餐。
王先生說,在他的印象中,2005年的云霄路美食街比現在熱鬧,但給人的感覺很舒服、干凈。除了青島海鮮外,還有魯菜、粵菜、川菜、東北菜等多家飯店,從南頭吃到北頭,每家餐廳都很有特色。

云霄路吸引很多游客前來用餐。
“我原本想在‘七夕’帶妻子來云霄路美食街見識一下,但我感覺有點失望。”王先生說,外部環境方面,美食街飯店門前亂停車,交通擁堵;菜品服務方面,很多店鋪主打海鮮燒烤大排檔,但價格偏高,海鮮種類和做法單一,和大連、連云港的海鮮沒有太大區別。另外,游客走著走著就有服務員上來拉客,給第一次來的外地游客留下的印象不太好。

云霄路背街小巷堆放很多雜物。
周圍居民投訴:
噪音擾民,臟亂難除
“云霄路周圍先有居民小區,后來才建成了美食特色街。剛開始大家很新奇,沒有意識到這條街會嚴重影響居民生活。”住在漳浦路和云霄路交界處附近的張女士說,近年云霄路上的海鮮燒烤大排檔越開越多,每天營業到凌晨一兩點。飯店經營者為了擴展營業面積,將餐桌椅擺到了室外,有時候甚至趁著綜合執法人員晚上10點下班后,將桌椅擺到道路上。客人酒后的吆喝聲、街頭歌手的夜半歌聲,擾得周圍居民難以入睡。
記者繞到云霄路美食街飯店后面的一條小巷看到,地上污水橫流,巷子里存放著折疊桌等雜物,一家酒店后廚門外還堆放有大量木柴。飯店抽油煙機和空調室外機發出嗡嗡的響聲。
緊鄰美食街的漳平路居民李先生說,這些噪音白天已經很讓人心煩,到了深夜,更加令人難以忍受。“飯店前面光鮮亮麗,后廚外的小巷卻骯臟雜亂,雖執法人員治理過多次,但仍然臟亂差,連累我們小區蚊蠅橫行,滿是異味。”李先生說。

云霄路因為亂停車出現交通擁堵。
出租車司機糾結:
每晚堵車,不敢載客
8月25日晚7時15分,記者在云霄路遇到出租車司機劉先生時,他已經駕車被堵在云霄路上8分鐘了。作為一名“的哥”,劉先生喜歡向外地游客推薦青島的美景和美食。“經常有外地乘客咨詢哪里可以吃到地道的青島美食。十多年前,我肯定第一個就推薦云霄路,可是現在推薦時心里會有點打鼓。”劉先生說,先不論飯菜的口味和價格,單就云霄路晚上擁堵的交通狀況,出租車司機就不愿意開車送乘客過來。
劉先生說,從傍晚6時到夜里9時,云霄路都可能發生交通擁堵,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飯店門口亂停亂放的車輛。云霄路本就不寬,南北雙向只有兩車道。記者看到,道路西側橫向停放著很多車輛,車尾幾乎占據了整條人行道,車頭則伸出一大截在車行道上。道路東側也停著一排車,導致部分路段只剩下一條車道可供通行,一旦迎面來車,很容易造成擁堵。
住在云霄路附近的居民趙先生介紹,道路擁堵的情況幾乎每天晚上都在云霄路出現,雖交警和綜合執法人員經常來清理,但因為停車資源嚴重不足,亂停車的問題在云霄路始終無法解決。
話題探討
成都錦里、西安回民街、武漢戶部巷、南京夫子廟……國內著名旅游城市幾乎都有代表性的美食街。青島云霄路也曾擁有成為青島美食“地標”與“名片”的潛質,但近年來出現發展停滯,癥結究竟在哪里?如何對癥下藥?本刊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社科院專家,與相關管理部門共議云霄路。
提升管理:
引進專業團隊 打造美食地標
有居民和餐飲從業人員提出,要想將云霄路美食街打造成為青島美食“地標”,解決美食街目前存在的種種問題,需要引進專業管理團隊,將美食街的規劃設計落到實處。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云霄路上的商鋪是市南區在1989年建設的,使用權已出售給商戶。2008年,市南區探索特色街物業化管理模式,云霄路成為首條試點街,停車管理、環境衛生等都由物業公司統籌管理。近年,因體制調整,云霄路美食街歸由街道辦事處屬地管理。目前負責管理云霄路美食街的是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云霄路社區居委會。
據介紹,云霄路社區居委會現有工作人員17人,轄區內居民16800人。社區內不僅有云霄路美食街,還有很多開放式樓院,社區居委會難以抽出專人對云霄路美食街進行管理。
工作人員講述,云霄路美食街目前的管理模式是社區負責管理環境衛生,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管理占路經營,交警市南大隊負責管理亂停車,各司其職,社區居委會定期牽頭組織聯合執法。
市人大代表札蒂·赫里利表示,打造美食街、特色街,對凸顯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知名度、拓展旅游消費空間等有重要意義。建議重點考察美食街管理較好的西安、成都、重慶、上海、北京等城市,引進有成熟管理經驗的企業團隊,對云霄路美食街進行托管,市南區通過頂層設計,規劃引導、合理布局,與專業管理團隊聯手,共同激活和提升云霄路美食街品質,實現私營商鋪、屬地政府和托管企業合作共贏。
化解矛盾:
發揮管理智慧 解決擾民問題
“云霄路在建設之初沒有規劃預留停車位,隨著近年私家車保有量持續走高,到云霄路美食街吃飯,停車成了大問題。另外,云霄路本身不通公交車,周圍公交線路也較少,本地人到云霄路吃飯也很不方便。”云霄路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說。
停車資源不足導致商戶占用人行道供顧客免費停車,而亂停車加劇了晚高峰時段云霄路上的交通擁堵,進一步引發周邊居民不滿。此外,噪音擾民、環境衛生等問題更加大了居民與商戶之間的矛盾。
記者從交警市南大隊獲悉,云霄路周邊居民密集,商家店鋪集中,停車需求大,但道路空間狹窄,周邊沒有大型停車場。云霄路人行道設計之初就放置坡道,便于餐飲商家停靠,招攬客流。但即便如此,停車空間依然供不應求,中午和夜間餐飲時間停車矛盾突出,且容易造成堵車,給周邊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及不安全因素。為保障安全和營商環境,交警市南大隊一方面與社區共同走訪周邊酒店商鋪,告知酒店引導顧客規范文明停車;同時,在云霄路周邊設置巡邏崗,加強巡邏治理。但由于停車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停車難題尚難以徹底解決。
近期,交警市南大隊與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就云霄路人行道停車問題召開現場協調會,研究制定了三套改造方案,包括將云霄路改為單行道、加裝人行道隔離護欄、施劃停車泊位等。目前,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正在就這些方案對周邊居民及商鋪進行調研,征求大家的意見。
市政協委員、山東正航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秋航認為,美食街是青島“夜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居民夜間休息需要得到保障,這必然形成美食街發展與居民正常生活之間的矛盾,表現在美食街噪音擾民、燈光擾民、油煙擾民等問題不斷產生投訴。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相關部門發揮管理智慧,實現美食街發展與周邊居民生活的“雙贏”。如針對居民反應強烈的亂停車導致交通擁堵問題,政府部門應對美食街現有車位進行統一管理,并進一步開發云霄路美食街附近空地及地下空間,建設立體停車場,盡最大努力開發停車資源。此外,政府部門應該邀請商戶及周邊居民代表參與,共同制定美食街管理方案,加強美食街附近公共設施與服務配套(比如夜間交通、燈光照明、公廁設施、醫療設施、治安保障等)的規劃統籌,盡量尋求美食街發展與居民正常生活之間的平衡。
創新發展:
借力互聯網平臺 推網紅特色美食
云霄路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云霄路美食街整體呈“南熱北冷”,南段靠近香港中路的飯店生意較好,北段靠近閩江路的飯店稍顯冷清。生意比較好的飯店以海鮮燒烤大排檔居多,曾有些在其他地方生意紅火的特色飯店在云霄路卻“水土不服”。在云霄路中段,每年都有老店轉讓、新店開張,很難形成持久品牌。
青島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志亭認為,云霄路美食街目前的困境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缺乏文化底蘊、缺乏拓展空間、缺乏互聯網風口推動。云霄路美食街雖然起步較早,一開始也匯集了全國不同菜系,但始終沒有形成有特色的本幫餐飲品牌,海鮮和燒烤烹飪工藝相對簡單,廉價海鮮缺乏特色,高價位海鮮又難以被消費者接受,有青島特色的魯菜文化沒有得到充分展現。美食街“老字號”商鋪逐漸退出,總體同質化嚴重,不僅對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減弱,也難以留住本地消費者。在當前互聯網時代,網紅經濟模式盛行,云霄路美食街迎來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無論是數十年的老字號,還是小吃攤、大排檔,只要重視創新,就可能成為“網紅”店;而一旦忽視創新,很快會被網友遺忘。另外,附近萬象城、銀座等商業綜合體涌現,成為傳統美食街的重要競爭對手,分流了大量年輕消費群體。因此,政府部門、商戶企業和相關專家應以互聯網時代特征為背景,研究傳統美食街在互聯網經濟影響下的發展前景,打造不同特色、不同檔次的美食聚集地。
市政協委員李秋航建議,可借鑒成都等南方城市“夜經濟”發展經驗,充分發掘青島本土美食,加強對本土特色美食的宣傳,推出一批“網紅美食”,吸引更多游客。同時,將“美食特色+地域特色”作為美食街發展的重點,將特色美食與本地風土人情等相結合,打造既可以讓外地游客品嘗青島特色美食、領略青島風土人情,又可以讓本地居民找回“童年味道”的美食街,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拉動、提升美食街消費水平,促進青島“夜經濟”發展。
編輯點評
食物要美,街區要靚
一條美食街的招牌可以亮多久,既取決于它的食物美不美,也取決于這條街靚不靚。
美食街的核心是美食,它對游客的吸引力、對市民的“黏度”來自于具有青島特色、品質上乘的美食。市民、游客會選擇這里,一定是可以吃到別處沒有的或是最地道、最新奇、最純正的本土味道,從而收獲與眾不同的體驗。從這個角度來說,云霄路顯然需要提升。從其鵲起的上世紀90年代至今,時光荏苒近30年,人們的物質生活、精神需求均已躍升一大截,然而云霄路美食的品類、段位似乎變化不大。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特別是切合年輕一代的美食需求,無疑是云霄路美食街當下必解題。
美食街根本上還是一條街、一條商業街,需要處理好停車、噪音、環境衛生等問題,否則,不僅周邊居民怨聲載道,自身發展也必然陷入困境。云霄路美食街成形的年代,我國社會的車輛保有率還很低,因而規劃設計之初沒有配建大型停車場。隨著私家車快速普及,停車難、交通擁堵等問題接踵而至,成為困擾美食街發展的羈絆。惟有處理好停車難等社會問題,云霄路才能成為一條吸引人、留住人的靚麗街區。
消費者從來都是用腳投票,當然,互聯網時代也可用流量點贊。希望云霄路美食街成功“轉身”,重新出發。
本版撰稿/攝影 邱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