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5月24日3版

即墨區:
以項目落地為主線
打好“四大攻堅戰”
緊緊圍繞全市轉作風創一流當排頭動員會暨“項目落地年”觀摩總結會議精神,即墨將以項目落地和工作落實為主線,堅持決心一次下足、標準一次調高、措施一次定實、效果一次彰顯,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青島新發展格局重要增長極。
即墨將主動對標先進地區,提升境界格局,增強使命擔當意識,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推動優勢產業發展和項目落地見效,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加快融入和服務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重大戰略,在產業、項目、城市等各領域融入主城區、當好主戰場。
加快融入新格局,狠抓項目落地。優化“陸海統籌、兩翼齊飛、中軸聯動”區域空間布局,東部區域深耕以藍谷為支撐的鰲山灣丁字灣區域開發建設,西部區域深耕藍村陸港大沽河沿岸區域開發建設,中部區域以煙青一級路為軸線,北部重點打造以汽車、通航、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南部中心城區聚力提升國際化水準。把項目落地作為攻堅突破第一戰場、高質量發展第一動力、檢驗工作成效第一標準,打好項目謀劃招引、提速建設、結構優化、服務保障四大攻堅戰,全面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和“拿地即開工”模式,重點推進總投資3711億元的606個固投重點項目,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00個以上。

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項目建設現場。 王 濤 攝
強化數字化引領,做強優勢產業。完善智慧城市領導小組架構,探索成立區級數字平臺公司,借助工業互聯網融合共贏體,年內對105家企業實施工業互聯網改造。規劃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加快推動惠科、泰睿思、創新奇智、影創科技等一批數字產業項目做大做強,加快把惠科建成國內單體產能最大的6英寸新型功率器件生產基地。整合數據資源,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大腦,推進各領域數字化應用,在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建設方面創出即墨特色。抓好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現代海洋、生物醫藥、通用航空等為重點的新興產業增量突破和以紡織服裝、市場商貿、物流等為重點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加快推進年產能10萬輛的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項目建設,加快年產能30萬輛的奇瑞青島乘用車項目建設。
此外,即墨還將在強化城市功能提升、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等方面創建狠抓落實,全力推動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和深化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全方位融入服務青島新發展格局,努力為青島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即墨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濤)
膠州市:
對標先進加緊加力
一切圍繞項目干
全市轉作風創一流當排頭動員會暨“項目落地年”觀摩總結會后,膠州市立即召開會議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要求“跳出膠州看膠州”,拓寬視野、研判機遇、主動謀變,在系統謀劃開放路徑、全力推進“項目落地”、全力建設“品質之城”及鍛造過硬干部隊伍方面對標先進、轉變作風、加壓奮進,乘勢而上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提升機遇意識,系統謀劃開放路徑。抓住用好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機遇,借鑒萊陽—萊西一體化經驗做法,深化與平度、即墨、高密、諸城、壽光等周邊區市的協同發展和跨區域合作,特別是在臨空經濟區建設、產品互采互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緊加力,提升整體競爭力和膠州在半島城市群的影響力。

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項目群——綜保查驗區建設快速推進。 錫復春 攝
提升責任擔當,全力推進項目落地。堅決落實“項目落地年”要求,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對55個總投資2252億元的省市重點項目盯住不放,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力爭三季度省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堅決實現全年12%的固投增長目標。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上下功夫,按照“1個圖譜”“N張清單”要求,著力引進一批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大項目,推動沿鏈聚合、集群融合、生態耦合。發力工業互聯網,推動Handle全球根節點、“星火·鏈網”骨干節點等項目加快建設,全力服務半島城市群和沿黃流域,打造工業賦能、數字驅動的“膠州樣板”,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作出膠州貢獻。
提升工作標準,全力建設“品質之城”。將按照青島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目標,借鑒成都TOD先進規劃經驗,在膠東地鐵站研究布局TOD項目,構建集工作、商業、教育、居住于一體的城市中心。探索老舊小區改造與新經濟、智慧社區、文創設計相結合,豐富改造內容,拉動投資增長,力爭年內再改造老舊小區28個,全力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復審第一的成果。落實《數字青島2021年行動方案》要求,借鑒深圳“城市大腦”、平度“市民服務中心大廳”等經驗做法,深化與海信集團合作,建立一體化綜合指揮平臺,在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等領域率先突破,努力打造“整體智治”、高效協同的數字城市。
提升作風效能,鍛造過硬干部隊伍。學先進、趕先進,首先是干部作風上轉變。下一步,將學習成都干部“三分之一”做法——“三分之一”干部機關工作、“三分之一”干部下沉基層、“三分之一”干部外出招商,以及深圳干部“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精氣神,通過召開務虛會、舉辦專題培訓班等方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牢“前緊后不松、顧此不失彼、心熱頭要冷”的理念和形成“善于說行、敢于說不”的自覺。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完善徒步巡查、城市管理隨手拍等機制。用好“三述”載體,組織赴深圳、上海實訓隊員講授先進地區經驗,以點帶面,真正讓黨員干部的思維活起來、本領強起來、作風實起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拿出更高效規劃服務
推動“拿地即開工”
全市轉作風創一流當排頭動員會暨“項目落地年”觀摩總結會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第一時間召開會議貫徹落實,強調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學趕先進、勇當排頭。借鑒蓉深兩市的發展經驗,下一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以更高效的規劃服務保障、更充分的土地要素支撐,全力推動項目落地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助推項目落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樹立“項目為王”意識,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規劃走”,促進“項目落地年”起勢見效。下一步將加大用地指標支持,繼續預支用地指標,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以基準供地率為參照,落實指標獎勵政策;繼續實施工業、商服等用地招拍掛出讓月度預公告,進一步提高預公告執行效率;盤活存量用地,繼續實行“以地招商”、府院聯動,優化配套政策和考核獎懲,持續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推動規劃審批提速,所有產業項目、標準地項目以及非產業項目中列為省級重點項目的,均實行“證圖分離”“告知承諾許可”,深化“多審合一”“多測合一”,研究制定“豁免審批清單”,先行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手續,推動重點項目“拿地即開工”。
建設綠色生態城市。對標成都公園城市和深圳千園城市的建設模式,我市將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更加注重留白城市生態空間、綠地空間,顯山透綠看海,既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又為未來碳達峰、碳中和創造條件。聚焦創新創業的主體人的需要,銜接都市生活圈、片區生活圈、社區生活圈,構建完善“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片區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綠地公園系統,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依托河流廊道、慢行綠道、休閑街區的貫通連接,推動結構性、規模性的公園綠地板塊向城市空間溶解滲透。
彰顯城市風貌。成都、深圳均以其城市風貌成就了獨一無二的城市品格。下一步青島將嚴格控制城區重要視域視廊,劃定高度控制分區,引導不同區域建筑高度布局,優化城市天際輪廓線,提升城市整體空間形態;關注濱海節點、門戶區域等公共空間高感知區域,建立多層次、多中心的標志性建筑布局,延續并深化青島濱海城市特色;借助創新的設計語言和現代科技互動技術,規劃建設更多的網紅打卡地,樹立城市新文化IP。
重塑老城活力。將充分吸納成都望平坊、中車共享城的經驗做法,加快推進舊城更新。將文化展示、交往及旅游服務、創新創意功能賦予歷史城區,培育文化產業發展高地;以工業遺產為觸媒,引入多種業態,打造創新創業活力場所,促進老工業建筑活化利用;用足用活市政府出臺的“城市更新政策”,讓老城煥新貌、增新顏。開展低效用地摸底調查,推動海爾西園區、國際大健康城市客廳等一批低效用地再開發項目加快實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市商務局:
創新打法優化政策
全力推進項目招引
此次考察學習和項目觀摩活動,再次為市商務局樹立起“大抓項目、大抓落實”的鮮明導向。接下來,市商務局將系統貫徹落實好全市轉作風創一流當排頭動員會暨“項目落地年”觀摩總結會精神,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加快促進要素資源集聚和項目落地,堅決打好項目落地攻堅戰,助推全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突出產業鏈招商。制定重點產業鏈圖譜,推進13個產業專班牽頭部門聯動開展產業鏈規劃和設計,對產業鏈薄弱環節強鏈補鏈,形成產業鏈圖譜,引領全市產業鏈招商。加強產業項目儲備,推動市13條產業鏈牽頭部門及各區市、功能區圍繞主導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鏈目標企業加快招商,培育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突出重大項目招商。實施頂格推進,建立市領導、區市和市直部門主要領導頂格招引大項目機制,解決影響重點項目落地的突出問題。對符合我市產業方向的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央企、行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等,分別由市領導聯系和走訪,推動項目引進。建立市領導外出走訪重點招商項目庫,動態調度管理擬請市領導牽頭走訪推進項目,形成招商走訪長效機制,提高項目洽談成效。建立30億元以上大項目進展情況通報機制,定期調度通報大項目洽談推進情況,推動大項目招引。

阿里巴巴絲路項目已完成竣工驗收,即將進入試運行階段。 王 濤 攝
突出招商項目落地。加大對列入全市“項目落地年”工作方案的265個全市重點產業招引目標項目及5億元以上重點簽約項目推進落地工作,制定分區市責任落實表,建立跟進服務機制,開展專項行動,明確時間表、責任書,強化土地、規劃、配套保障和跟進服務,全力推進重點項目落地。
突出招商平臺集聚。做好重點項目調度平臺和招商資源信息化社交平臺的運營升級創新、功能共享打通、線上線下聯動,為招商引資賦能增效,促進項目落地。發揮高水平重大活動平臺作用,將“展商”變成“投資商”,放大重大活動招商成效。梳理出具備規劃建設獲批、設施配套完善、運營方明確、政策體系完備、規模體量較大“五個條件”園區類和樓宇類重點招商載體項目,對外集中發布和招商,突出載體承接作用。
突出重要活動舉辦。持續籌備和舉辦跨國公司領導人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等重大國際性活動;常態化開展央企定向招商工作,舉辦2021中歐企業家峰會青島論壇、中國上市公司發展年會、中交建全球產業聯盟大會等活動,持續引入央企來青投資布局重點項目、重點產業;做好社交平臺線下對接會籌備和舉辦,推動社交平臺項目資源落地轉化。
突出招商政策導向。開展招商引資政策調研,修訂實用性不強、兌現率不高的政策。在市級層面,對社會化招商引資獎勵政策、促進境外投資者來青投資獎勵政策等相關政策進一步優化完善,發揮好政策激勵作用。在區市層面,對與市級流程、標準相違背的予以督促整改,建立標準明確、流程清晰、兌現剛性的獎勵政策。(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 濤)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