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出“強村策”,當好“領頭羊”
萊西姜山三村黨支部在軟環境上下足硬功夫服務周邊70多家企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安居又樂業
初夏時節,萊西市姜山鎮姜山三村服務大廳外的廣場上開始熱鬧起來,伴隨著《誰不說俺家鄉好》等一首首嘹亮紅歌及有節奏的噴泉,村民們跳起了廣場舞。“這才幾年光景,從前村民為了賺錢前往西班牙、韓國、日本從事重體力活,現在紛紛返鄉,在家門口走上致富路。這是村莊不斷向好的新開端呀!”姜山三村(自然村)黨支部書記遲宏道感嘆道。

姜山三村村民在閑暇時間排演萊西非遺木偶戲。馬英歌 攝
姜山三村有337戶、1220人,黨員32名,2020年村民年均收入近3萬元,從普通村到強村,姜山三村的致富密碼是什么?遲宏道向記者娓娓道來。
要想富,先修路。上世紀90年代初,204國道的貫通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加強了姜山鎮與外地的聯系及經濟貿易往來,加速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等生產要素的流動。
地理位置處于姜山鎮政府駐地的姜山三村因勢利導找到了致富金鑰匙——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1993年,韓資企業青島二和纖維、青島棉花纖維等項目率先入駐,姜山三村工業經濟“第一桶金”開始積累沉淀。
企業進了村,如何讓兩者良性互動,更好地相互成就?該村以誠待商,在軟環境建設上下足硬功夫。“去年,姜山三村盤活村莊閑置資產,為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外地員工新建了有200多間宿舍的職工宿舍樓。”北汽新能源總經理王永洲說,姜山三村為企業職工提供了家人般的關愛,姜山三村就是企業職工的第二家鄉。
在姜山三村黨群服務中心三樓東側辦公室懸掛的姜山鎮工業分布圖中可以看到,這里密集分布著北汽新能源、海諾生物醫藥產業園、青島國軒電池有限公司等70多家企業。企業的加速聚集,解決了村民就業的難題。“我以前在西班牙干活,現在回到了村里一個月能掙6000多元,凈收入不比國外少。曾經一起在國外干活的很多伙伴也都回來了。”青島海諾生物有限公司員工遲玉濤說。
“學黨史讓我明白了要增強黨組織的造血能力、內生動力,就要培養一批年輕干部,為他們兜底、允許試錯,給他們施展抱負的空間、舞臺。另外,我們還從優中選強,強化黨組織架構,每50戶配一名年輕干部,細化村級服務。”遲宏道說。
在享用制造業紅利的同時,姜山三村黨支部提前在村里布局“商業街”,挖掘消費潛力、引領消費升級、培育消費新動能,促進形成村集體收入新的經濟增長點。去年聯合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為村莊修建了一條寬10米、長160米的振興街。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謝恩年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家商鋪的年租金為2萬元,32家商鋪一年可為村集體貢獻收入64萬元。“商業街的打造,一方面解決了周邊企業職工下班無處休閑的問題;另一方面企業聚集可以為村莊帶來人流量,人流量可以帶來消費,變‘流量經濟’為‘留量經濟’。”謝恩年說。
黨組織檔案
萊西市姜山三村黨支部共有黨員32名。多年來,姜山三村黨支部發揮基層黨組織“領頭羊”作用、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合力、激發群眾創業致富新動能。曾榮獲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青島市文明村莊等稱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