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所以天空廣闊無比;大海容納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所以大海浩瀚無邊……一位位恩師們用真情接納每一個學生。他們把瑣碎的班級工作做平常,把高尚的育人工作做平凡,所以值得無數的學子們感恩和致敬。早報近日推出的恩師故事系列報道,社會反響熱烈。不少學生希望通過早報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青島第四十七中學學生何寶儀
老師我想對你說
想用最好的成績來報答老師
“我想謝謝自己的數學老師杜翠英老師、英語老師楊雯老師,每一次她們加班加點幫我們復習備考的身影,都讓我感動。 ”青島第四十七中學2018級的學生何寶儀,即將參加中考,昨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卻不忘給早報打來電話,向自己的恩師表達致敬與感謝。
“平時我們放學是下午6點鐘左右,但杜老師和楊老師往往會一直待到晚上八點,幫我們改題、指導我們改作業,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是家常便飯。 ”何寶儀告訴記者,因為自己的語文成績不錯,取得過級部第一的好成績,但數學和英語相比而言沒有那么優異,因此老師們就會格外鼓勵和幫助她進步。“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我覺得自己更有信心了。 ”何寶儀很感謝老師們對她的激勵,“我有時考試沒考好,老師就會對我說‘沒關系,下次要加油,你很有潛力,要繼續多努力! ’”每一聲鼓勵,每一次關心,都讓何寶儀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力量。
“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對于我們來說是五十分之一,但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那就是百之百,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希望,在孩子的成長路程中我們能走到一起,共度三年重要時光,成為師生,這是一生的緣分,更是我們沉甸甸的責任。 ”杜翠英和楊雯老師告訴記者,她們必須盡心竭力把學生送上更加寬闊平坦的新征程。
何寶儀告訴記者,她是學校的學生會社會實踐部部長,在她的印象中,每一位老師都特別支持她的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總是在一次次活動中鍛煉培養我們的組織能力,放手讓我們自己去干,讓我在這個過程中成長和鍛煉了許多。 ”下周何寶儀就要參加今年的中考了,她希望用自己的最好成績來報答老師們。
學生眼中的好老師
回憶老師難忘春風化雨的愛
在2020年中考中取得346分好成績的張匯洋,畢業于青島第二實驗初級中學,她不僅成績優異,也是一名多才多藝的女孩。回想自己的初中生活,她最想感謝的是自己的數學老師劉蓬蓬。
除了張匯洋以外,在劉蓬蓬所任教的兩個班級中優秀學生云集。
“您雖然看起來很嚴肅,但其實十分幽默,您能在課上用一道概率題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用一個三角函數將犯困的同學樂醒,每次看您微微的笑靨,成了同學們一大快樂。 ”“您并不是老師當中最漂亮的,但卻最懂得孩子心理,是可以與我們敞開心扉的‘媽媽’。 ”“您好像生來有一種讓人靜下心來聽您講話的魔力,連班里最調皮叛逆的同學都能在您的一字一句中冷靜下來,自我反省。 ”“我想說,作為您的弟子,我是何其有幸遇到您! ”……正像學生們在給恩師劉蓬蓬寫的信中那樣,真正走入學生心底的人,才能用心靈贏得心靈,才能成為教育本身,也只有耐心和真誠才能使教育持之以恒。
最近幾年,劉蓬蓬老師雖生病未愈,但一直堅持在教學一線,用自己的真誠和耐心,感動著身邊的學生。 “當學生深深地知道你是全身心愛他們時,那你對他們的教育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劉蓬蓬告訴記者這是她一直堅信的教學真諦。
“感恩劉老師,把我們一個個送往理想的彼岸。”張匯洋很想念劉老師真誠的心和沁入心底的言語,如春分化雨般潤澤學生的心田,讓班級中的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愛的力量。
做好葉的事業讓花兒開得更美
“我是孫老師一點一滴用心、用智、用情培養著,成長起來的。我很感恩孫老師,讓我在去年中考中獲得高分,更感恩他讓我們明白‘未來是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的,沒有捷徑可走! ’‘愛拼才會贏’等人生哲理。”王怡然同學是一位品行高尚、沉穩睿智、陽光大氣的女孩,她在2020年中考中喜獲347分的高分,語文單科成績獲得更是獨占鰲頭。又到一年中考時,令她最感激和難以忘懷的是她的語文老師孫照連老師。
孫照連老師是一位已在教壇耕耘了三十多個春秋的語文教師,作為青島市第二實驗初級中學第一批人才引進的名師,他一直耕耘在教學一線,連續十一年擔任班主任工作,已經送走了四屆學生。 “做葉的事業,讓花兒開得更茂盛,果實更甜美,”孫照連告訴記者,這是他的教育理想。
“孫老師的語文課堂總是那么有趣,他博學的知識、幽默風趣的教學風范傳授著知識,他不但教授我們知識,并且還用一顆寬容愛心幫扶學生一路前行。 ”王怡然回憶道,她了解到對于班級中當時學習困難和有家庭特殊情況的學生,孫老師總是用一顆寬容之心,給予他們更多地關心和鼓勵,幫助他們一點點樹立起信心,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靜待他們的花開之日。
“我還記得,孫老師無論是班干部聘任,還是評優樹先,都發揚民主,由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監督下自己完成,從申報、演講、投票到出結果,步步都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這也讓我啟發很大。 ”王怡然告訴記者,她能夠感受到孫老師每一次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各種能力培養和鍛煉,用一顆公正之心為學生營造了一片晴朗的天空。這讓王怡然的學生生活充滿陽光。
“鶴發銀絲躬杏壇,初心不改沃新花”。歷經三十年教壇耕耘,看到現在的孫老師已經兩鬢斑白,但一屆屆畢業生卻他始終難以忘懷他“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初心,正像孫老師所言——“我就想做好葉的事業,讓花兒開得更美、更鮮艷。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