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經典紅色電影《閃閃的紅星》家喻戶曉,而根據該片改編的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6月8日、9日晚間在青島大劇院上演,揭開了“光榮與夢想”大劇院紅色演出季的序幕。這部舞劇由上海芭蕾舞團出品,與電影版相比,舞劇版本里潘冬子“長大了”,他一邊回憶著“紅纓槍時期”的戰斗歷程、父母教誨,一邊立志拯救天下的母親,做一個手持鋼槍的革命軍人。一片紅心向著黨,紅星照我去戰斗;舞劇版《閃閃的紅星》將革命傳奇以芭蕾舞的方式具象化,擦亮了紅色經典命題,也打響了紅色演出季的頭一炮。據悉,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大劇院還將推出合唱、室內樂、革命話劇等國內舞臺藝術精品,向建黨百年致敬。

潘冬子百煉成鋼
電影《閃閃的紅星》展現童年潘冬子的成長歷程,以他加入革命隊伍作為電影結尾;而舞劇《閃閃的紅星》以長大后的潘冬子為第一視角,呈現他百煉成鋼的成長歷程。該劇由趙明擔任編劇和導演,杜鳴作曲,以現代元素融入革命題材的表達,將原著故事在藝術上做了有益的延伸,更把電影里的藝術符號通過芭蕾手法進行藝術再現:電影里照耀潘冬子去戰斗的“紅五星”被賦予了擬人化的藝術表達,由五位年輕的女演員扮演,她們穿著紅色的芭蕾舞裙起舞,引領著紅軍戰士們奮勇戰斗。電影里漫山遍野盛開的映山紅,搭配挺拔的江西翠竹也都被賦予了舞者的形態,視覺效果鮮活。而扛著鋼槍的成年潘冬子與扛著紅纓槍的童年潘冬子同臺,展現了革命使命與家庭親情的撕扯,頗具感染力。

為了貼近老觀眾的情懷,舞劇《閃閃的紅星》保留了電影里的眾多經典元素,像是電影里《紅星歌》《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斗》等經典樂段都在舞劇里再次呈現,舞美細節也非常考究,舞臺以巖石為基調:表面上是故事發生的江西地貌,實際上代表了潘冬子的心理依托和支撐。高達八米的火焰吞噬巨石上英勇就義的母親,遠處熊熊燃燒的大火與近處遍野的映山紅遙相呼應,也讓潘冬子堅定了拯救天下受苦母親的決心。該劇編導趙明二十多年前曾經為上海歌舞團排演舞劇《閃閃的紅星》,推出了由著名舞蹈家黃豆豆出演的潘冬子,受到觀眾的喜愛。再次接手舞劇《閃閃的紅星》,趙明表示:“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應該與現代有連接,包括一些現代藝術手段的運用。這兩次創作相隔二十年,我將自己的很多思緒,包括對生活、對藝術、對革命的感悟放在‘潘冬子’身上。”

紅色演出季精彩紛呈

以《閃閃的紅星》為開端,“光榮與夢想”大劇院紅色演出季精品項目將與觀眾一一見面。《唱支山歌給黨聽·紅色經典之夜》合唱音樂會(6月13日)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愛樂樂團合唱團的老一代實力唱將擔綱,演繹眾多經典紅色歌曲。中國電影樂團《光榮歲月》音樂會(6月20日)則將《紅旗頌》《洪湖赤衛隊隨想曲》等紅色經典音樂帶到觀眾身邊。《我為你驕傲自豪——華藝東方室內樂團音樂會》(7月3日)以《十送紅軍》《英雄贊歌》《我的祖國》《在希望的田野上》《紅旗飄飄》等十余首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作品展現偉大的革命歷程,匠心獨具。紅色演出季邀請了多個重量級樂團、合唱團擔綱,以高質量的演出講好中國故事、喚醒紅色記憶。

原創大型話劇《熱血浩然》(7月9日、10日)由北京人藝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梁秉堃擔綱編劇,周浩然研究專家陳方寶、楊曉芳執筆創作,青島新生代藝術家張順、張鵬導演。該劇講述了青島即墨戰斗英雄周浩然組建抗日武裝,打勝青島地區武裝抗日第一戰的英雄事跡,書寫了抗戰歲月青島兒女抵御外辱、救亡圖存的壯麗史詩,是青島地區首次上演本土思想先鋒、戰斗英雄的原創話劇作品,值得觀眾期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文 王雷 圖/視頻)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