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全國各高校2021年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名單目前多已公示,一些高校也有了錄取結果,當絕大部分學子還在埋頭苦讀,沖刺年底的考試時,有些學子的研究生資格卻已提前半年塵埃落定,他們就是推免生。今天,觀海新聞推出第三篇有關保研的圖文,這篇來自四川農業大學,與第一篇川大的“顏值男寢”不同,也與第二篇地大的“一室巾幗”有異,這篇講的是一個團隊,“一個大男孩與三個女孩”的故事,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夠給正積極備戰2021年研究生考試的同學們帶去些許信心,給剛邁入大學校門一個多月、尚感迷茫的新生,提供一處方向和動力。
一顆蘊含能量的果子,一群志趣相投的人,當希望嘗試新事物的心融聚在一起,當各自的人生平行線交匯,四川農業大學奇味團隊的故事就此開始書寫——
奇味團隊選擇以高藥食價值與經濟價值的“第三代水果之王”奇異莓為項目核心,致力于解決奇異莓種植難、銷售難、產品形態單一等問題。
目前團隊掌握了行業最尖端的高品質種苗繁育技術及優質豐產的栽培技術,培育出了六大奇異莓自主新品種并豐富了奇異莓的產品形態。
團隊立志將這種原產于自中國,卻被國外發揚光大的優特水果重新帶回我國,并且下決心打造“奇味”奇異莓品牌。
項目獲獎情況:
· 入圍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決賽
· 2020年“挑戰杯”中國農業銀行四川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省級銀獎
· 第六屆四川省“互聯網+”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銀獎
· 第五屆四川省“互聯網+”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銅獎
· 溫江區第七屆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區級第一名
團隊成員(2017級)簡介:
劉鑫睿
▲以創新創業潛質推免總評第二保送至四川大學生物學專業(直博)
馬嘉藝
▲以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推免總評第一保送至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專業
莊林妹
▲以工商管理專業推免總評第一保送至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直博)
何佳
▲以研究生支教團推免總評第一保送至四川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
“萬事開頭難”,對于一個新組建的“小白”團隊來說更是如此。對產品不了解,對市場認知一片空白,開展一個全新項目的難度遠遠超乎想象。主要負責文本內容的馬嘉藝回憶起團隊起步的那段時光,內心百味雜陳。
即便挑燈夜戰,即便反復斟酌與修改,凝結了每個人心血的幾千字文本也可能在第二天被完全推翻。而這樣的經歷在那段日子里卻是最尋常不過之事。
沒有前人經驗,那就自己實打實地去尋找所有資料;沒有“一命通關”的底氣,就不斷充實自身底蘊。團隊成員深深銘記隊長劉鑫睿激勵大家的一句話:“既然我們無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我們就自己成為巨人。”
在無數個反復修改文本的凌晨里,“小白”團隊逐漸充盈了底色,奇味團隊的名字也第一次出現在院賽名單里,沖擊校級立項。
作為項目的第一指導老師,張勇教授對團隊里的每一個成員都懷揣著極高的期待。在他的關注下以及園藝學院“三位一體”雙創機制的助推下,團隊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
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事情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依托學校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團隊成員接連參加了校團委組織的各種培訓,從各個緯度對項目進行全方位完善。在一次次培訓輔導中,團隊對創新創業有了一個較為直觀、全面的了解。
框架逐步明朗后,大家開始尋找計劃書里的問題,并一點一點地羅列出來,逐個擊破,如此反復。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下,團隊進入了“互聯網+”省賽集訓營,并以全校第二的排名被推薦到省賽。喜出望外之余,團隊也堅定了走下去的信心,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然事與愿違。經過長久努力,團隊卻只拿到了意料之外的省級銅獎。對那時的他們來說,就是心飄在云端,而腳卻只跳起來了十公分。不如人意的結果瞬間撲滅了團隊的熱情,放棄的念頭開始在每個人心中萌發。
回憶起那段時光,劉鑫睿坦言:“那就像一群人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摸索,堅持走過了一段路但依舊找不到方向。但只要有一束光指引,我們便會如初般堅持。”
那一束光就是老師們的幫助。老師們看到了團隊的努力,也看到了項目的潛力。侯維老師伸出了援手,與團隊溝通,告訴他們學習、科研、創業等方面的知識是相互遷移的,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專長,用專業帶動項目,做項目時也要更深層次地理解專業。
這段話銘刻在了每個人心里。團隊的目標就此發生了變化,從拿獎變成了去學以致用、創新產品、探索產業。同時,在李冬梅老師指導下,項目的市場及營銷模式也趨向成熟。
重振旗鼓后,奇味團隊開始準備第二年的省賽。為了讓團隊成員能更專注于項目,三位項目指導老師為團隊傾注自己的力量。張勇教授為團隊梳理產業及技術難題,袁志香老師則陪伴團隊改進項目文本、提升答辯技巧。
而項目進一步從理論走向實踐離不開馬海老師的悉心指導,在他的指導下,四川恰果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從此團隊成員開始真正切身地與各農企交流,這不僅開拓了大家的眼界,也極大地推動了項目的發展。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項目進入停滯期。為了保障進度,大家無法面對面交流,便頻繁線上開會,每天定點搜索匯總材料、梳理文本邏輯,研究如何將項目更好地展示。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和打磨,似乎一切都已勝券在握。
可天不遂人愿,在省賽材料上交的前三天,團隊被臨時通知項目需要從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賽道改成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賽道。這意味著大家需要在三天內拿出不亞于經過幾個月努力打磨的PPT成果。整整三天,睡眠時間總共不滿七小時,當最后成品出來時,大家唯一的感受是終于熬過來了!
當黑暗逐漸褪去,光開始照進來,后來的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了。在項目開創的第二年,奇味團隊在“挑戰杯”、“互聯網+”雙賽中均斬獲省銀獎,同時拿到了挑戰杯國賽決賽的資格,即將前往更廣闊的平臺與全國優秀項目同臺競技。
回顧這一年的艱苦歷程,隊長劉鑫睿不禁感嘆道:“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總會經歷很多波折,比賽如此,保研也如此。”
在追逐理想的路上,大家都出現了各自的壓力和煩惱,但團隊成員始終像家人一樣溫暖地陪伴著彼此。夏令營不理想時,他們彼此安慰打氣。填報志愿時,共同尋找學校分享資源。最終每個人都如愿拿到了理想院校的offer 。
但至今讓每個人回憶起來都心有余悸的是,在推免的最后階段,劉鑫睿才決定選擇創新創業潛質推免,時間的緊迫曾多次讓他想要放棄答辯。團隊成員得知這個想法后,幫助他一起準備推免材料,進行答辯演練。最終,劉鑫睿站上了答辯臺上,并以創新創業總評第二的成績拿到推免資格。
這一年,他們用無數個凌晨證明,“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跡,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屬于他們的奇味故事足夠精彩,他們未來的人生故事也將會更加精彩。
(來源:四川農業大學 圖|陳俊杰 彭政菠 文|雷凌 謝洋 編輯|葉珊)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