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鐘靈毓秀的齊魯大地上,蘊含著豐富的手造產業,種類豐富、品質上乘,如同一座令人目眩的傳統手工藝寶庫。山東的岱青海藍間沉淀著文化,一陶一瓦里都藏著故事,膠東手造更是山東手造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青島貝雕、煙臺銀壺、濰坊風箏、威海大花餑餑、日照黑陶……一方水土養一方風物,膠東地區擁有33家“山東手造·優選100”首批“山東手造”優質單位,一針一線、一釘一鉚都寫滿了膠東文化的傳承,為手造產業注入獨特的靈魂……“膠東手造”從歲月沉淀走來,串聯起文化傳承的針腳,也蘊含著產業發展的新活力。
關于“山東手造”,聽聽大咖們怎么說。
本期我們采訪到的是濰坊市鄌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呂東方,聽他講述對于山東手造以及手造文化產業的見解。
呂東方
濰坊市鄌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膠東地區文化底蘊豐厚,手造技藝種類多樣,這些都為膠東手造的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手造走向產業化時,“造”便不單單指各類產品的生產制造,還指品牌的孵化創造,這就需要充分挖掘手造資源背后的文化價值,將其轉變輸出為品牌價值,進而為膠東手造產業發展助力。

鄌郚鎮是位于濰坊市昌樂縣的一個小鎮,樂器是小鎮產業發展的核心之一,其中尤以吉他制作而聞名。經過五十年的發展,鄌郚樂器生產及配套企業達到108家,從業人員5000余人,電吉他產量占全國40%以上份額,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46個國家(地區)。
在幾十年的發展中,鄌郚鎮的吉他產業由單一的生產模式向品牌打造轉變,將吉他打造成小鎮的一張靚麗名片。鄌郚鎮現在積極探索“鄌郚吉他+樂器手造”發展模式,培養手造大師15人、吉他手造工坊17家,孵化本土品牌,推出“大師琴”產品,滿足個性化高端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文化屬性和市場價值。


在助推手造產業化發展方面,鄌郚鎮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強化產業項目支撐。鄌郚鎮搭建起“一中心兩園區”發展服務體系——樂器產業發展中心、樂器產業園、跨境電商產業園。其中,昌韻達年產12萬把吉他生產項目被納入省重大文化產業投資項目,博朗樂器產業園獲評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
強化新型業態培育。中國(濰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昌樂園區落戶鄌郚,為企業提供海關、稅務、外匯、國檢、工商、物流等一站式服務,實現企業從貼牌代工生產、B2B貿易形式向自有品牌生產、B2C貿易形式轉變。
強化品牌宣傳推介。鄌郚鎮雙向發力,通過參與省市級活動讓品牌“走出去”,通過舉辦論壇、音樂節等活動將大眾的視線“引進來”。鄌郚鎮積極組織樂器企業參加上海國際樂器展、德國法蘭克福樂器展、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等國內外大型展會,并且先后在濟南、深圳召開“鄌郚吉他”品牌推介暨招商引資新聞發布會,讓品牌“走出去”。鄌郚鎮連續13年舉辦產學研用高峰論壇、全國電吉他大賽、魅力鄌郚音樂節,將大眾的視線“引進來”。通過多樣的形式,鄌郚鎮吉他的品牌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升。(智慧青島記者 王夢園 通訊員 陳海洲)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