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求來源
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
黨報熱線82863300
■話題熱度 ★★★★★
在數字城市建設中,各類監控攝像頭是城市管理的基礎設施之一。隨著監控設備的增多和監控數據的積累,有效管理和利用這些數據,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對于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期,不少市民向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黨報熱線82863300、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反映,一些公共場所的視頻監控存在設備損壞、歸屬不清、數據服務功能弱等問題。對此,記者展開調查。
現象
急用時發現設備損壞
“我的車停在小區內被剮蹭,我向交警部門報案后,想查看小區東北門附近的監控,卻發現周邊監控都不好用。”近日,家住嶗山區魯信長春花園小區的王女士講述自己的經歷,“后來交警回復我,小區的監控設備之前沒有信號,是通信公司方面的原因,現在已經修好。”
無獨有偶,家住李滄區的趙女士反映,自己的車輛在升平路被剮,公安部門調取事發位置上方監控數據,顯示黑屏。這處監控設備由誰負責管理維護呢?趙女士咨詢了李滄區的大數據、政法委、城管、公安、滄口街道辦事處等多個部門,也沒找到答案。
監控數據管理歸屬不清
家住市北區保兒東山小區的居民劉女士反映,自己的車在小區內被剮蹭,周邊有監控攝像頭。“我想查看監控,物業人員讓我去區大數據局,但是區大數據局的工作人員說我們小區的監控并未接入系統,讓我找物業。”劉女士說,她也曾到公安部門咨詢過,但公安的系統還未覆蓋到小區內部,所以直到現在,她也不知道去何處查看監控。
對監控數據需求多樣
日前,來青島旅游的楊女士在市南區一家火鍋店吃完飯后,發現大衣腰帶丟失。因為著急趕飛機,她向火鍋店工作人員求助,希望能查看就餐時的監控畫面。在餐廳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她順利地查看了監控視頻。“雖然我最終沒有找到腰帶,但還是感謝工作人員的配合。”楊女士說。
家住市南區的于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有一次將車停在團島附近路邊,回家后發現鑰匙丟失,沿路尋找未果,偶然發現路邊有家商戶安裝了攝像頭。“我跟店老板說明情況后,他很熱心地幫我調出了監控,正好能看到路邊情況,并幫我找到了鑰匙。”于先生說,通過這件事,他感到監控攝像頭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分析
監控系統管理運維復雜
公共場所監控設施以及產生的相關視頻圖像信息,按照規定該由誰來管理呢?
根據2010年實施、2020年修訂的《青島市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公安機關應當對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的建設給予指導,對日常使用、維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行業、系統有監管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對本行業、本系統設立的視頻圖像信息系統日常使用、維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政府投資建設的視頻圖像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安全等級進行管理,分級、分權限接入市、區(市)視頻監控資源共享平臺、公安機關圖像平臺、應急指揮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公安機關或者市、區(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負責對轄區內其他社會公共區域視頻圖像信息系統進行整合。
青島市公安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對視頻監控系統的運維一般是“誰投資誰負責”。關于運維標準,目前沒有規范性文件,一般是按照使用方提出的要求來運維。
記者了解到,在實際工作中,相關部門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提出設備養護、升級網絡、理線打標等運維服務采購需求,并在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平臺發布招標公告,擇優選擇運維單位。使用單位委托其他單位運營、維護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的,雙方應當明確保證系統安全運行的責任。
由于監控攝像頭體系日益龐大,功能越來越多,受影響的因素非常多,做到有效運維和監管并不容易。一方面,監控設施的投資建設主體多樣,日常設備維護和視頻圖像信息管理涉及的部門和單位眾多。另一方面,長期暴露在室外的攝像頭設備容易老化,有些攝像頭因為灰塵沉積、植物纏繞等,拍攝畫面不清晰,有的監控設備線路在道路、管道改造施工中被損壞,造成視頻信號丟失。
個人如何查看監控數據
公共場所監控攝像頭產生的數據,個人能不能查看?如有需求,應該到哪里查看?
根據《管理辦法》,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的使用單位應當遵守“禁止與監看工作無關人員擅自進入監看場所”的規定。記者了解到,如果個人有調取公共場所監控錄像的合理訴求,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其協調相關部門調取視頻。
一些居民小區、經營單位安裝的監控攝像頭產生的監控數據,并未接入大數據局等政府部門的信息系統。對這部分監控數據,市民如有需求,該如何查看呢?
青島市政協常委、山東正航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秋航認為,業主在有正當訴求時可以查看小區監控。但是,由于居民小區監控的建設和管理主體復雜,業主可以先到社區落實監控管理方,再根據監控燈桿上標注的項目名稱和燈桿編號,到相關單位查詢監控視頻。若市民需查看經營場所的監控,可以與經營單位協商,若涉及違法案件,可以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
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怎么保障
公共場所的監控攝像頭越來越多,如何才能保障個人隱私不受侵害?產生的監控數據,如果被非法獲取和使用,該怎么辦?
“視頻圖像信息系統被嚴令禁止在旅館客房、集體宿舍、公共浴室、衛生間、更衣室、哺乳室、試衣間等涉及公民隱私的場所和區域安裝,對安裝視頻圖像采集設備有可能侵犯個人隱私的,應當采取措施,防止侵犯個人隱私。”李秋航表示,但在現行管理辦法中,對經營單位安裝監控的覆蓋范圍還沒有明確界限。當個人隱私受到侵害時,受害人可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同時可以用自己的手機拍照或者錄像,第一時間固定相關證據。若監控視頻確實侵犯了個人隱私,受害人和警方可以要求侵權者刪除相關視頻資料,如果發現相關內容在網絡上傳播,可以要求網絡運營者停止侵權、刪除相關視頻資料,賠禮道歉,若對個人的人身財產權益造成損害,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權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建議
重視日常維護 厘清權屬責任
“青島有明文規定,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的使用單位應當建立運行維護、安全檢查等制度,并保持圖像畫面清晰,運行時間準確,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發現系統故障的,應當及時通知管理維護部門修復處置;對不能及時修復的,應當采取臨時應急措施承擔視頻圖像信息系統原有采集功能。”李秋航建議,運維單位要加強對視頻監控設施的日常維護,定期巡查線路安全,檢測設備性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確保設備正常運轉。相關部門要定期對已建視頻監控系統的責任單位開展檢查,對視頻監看和管理人員進行備案并開展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
針對一些公共場所監控攝像頭權屬不清的問題,青島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建議,各區市相關部門應開展全面調查,排查存在問題的監控設施,厘清權屬,完善標記,實現精準定位。對于已經廢棄的監控設施,要及時清理拆除,更新備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