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說過:“如果你的心簡單,那么這個世界也就簡單。”
生活中總有太多欲望,讓我們想得到太多東西。
只有將這些欲望去除,才發現,原來我們根本不需要太多東西。
簡單,才是一個人的最高境界。
“大道至簡”,活得瀟灑的人,都是刪繁就簡的人。
01.
扔掉多余的物品
巴爾扎克曾說:“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常常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
很多生活在平靜環境中的人,并不是這樣。
朋友小尹,最近換了一套大房子,我去她家時,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
一盆盆植物,擺滿陽臺;兩盒茶葉、五六個茶杯,占據半個茶幾。
還有真皮沙發、超大高清電視、落地音箱、墻角里的插花,琳瑯滿目。
寬敞的屋子,顯得凌亂而狹小。
好多人的家庭都是這樣,物品一件件,占據了有限空間,增加了清理難度。
而真正必要的東西,卻少之又少。
一檔節目中,演員杜若溪家里兩開冰箱門被打開:
紫菜、芝麻和其他各種食品,塞滿冰箱,但這些食品竟然不少是過期的。
整整兩大包東西被清理出來后,冰箱頓時寬敞多了。
實際上,只有扔掉那些無用的東西,生活才能簡單快樂。
正如我們手機里下載的太多應用,還有照片和視頻。
總想著會有使用的時候,結果幾乎從來沒用過。
而這邊,卻因手機卡頓而惱火萬分。
多余的東西,讓我們生生變成了物品的奴隸。
想要生活得更輕松,就要學會斷舍離。

02.
斷掉冗余的社交
蕓蕓眾生中,讓自己心不累,最好的辦法是縮減社交圈。
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巖松,一直堅持不用微信。
他說:“要是上了微信,別人問老白你有微信嗎?我就得說有。
那人家說加一個唄,我能說不加?我要加了,得在多少個朋友圈里待著?”
我們每天花大量時間刷微信,關注別人的生活狀態。
但其實呢,自己也過得不怎么樣。
白巖松將別人社交的時間,用在看書、聽音樂、觀察、聊天甚至發呆上。
這讓他產生了很多新的想法,對政策,對社會,對他人,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正像汪涵,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把在微信中不常聯系的人刪一刪。
或許正是摒棄了太多的社交,讓他的實力獨樹一幟。
不論名氣有多大,與自己無多大關系的人,少則更有宜。
每個人的一生,大約會認識27000人,而你真正的知心者,只不過二三人。
你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去應酬的“朋友”,其實很多都是浪費時間。

03.
放下糾結的情感
佛家有語: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
被執念迷失眼睛時,將無法看清現實。
闞清子與紀凌塵,兩人的超高顏值和甜蜜互動,一度被看成是模范情侶。
但在闞清子30歲的時候,兩人卻宣布分手了。
闞清子起初,實在難以接受這樣的現實,后來,她慢慢看透了人性,選擇了放下。
她說:當你完全釋懷完全放下的時候,你不會有任何怨恨,你已經成長了。
不要覺得自己受過傷就再也站不起來了,你還可以比以前活得更好。
人的一生,沒有誰離不開誰。
再美好的感情,當走到盡頭的時候,根本無需挽留。
留不住的人,那就索性放手,讓他走得快一些。
選擇放下,打開的,才是嶄新的未來。

04.
生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菜根譚》有云: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人生活的,就是一種心態。
再多的物品,最必需的只是一床被子,一日三餐。
再忙的交往,只不過二三友人對你最真誠。
再深的感情,不該是你的仍然是無緣。
人生最好的修行,就是刪繁就簡。

該放下就放下,該舍棄就舍棄,生活定會順遂你意。
一念放下,萬般自然;一念放下,山高水長。(央陽/文)
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你覺得自己的生活是有質量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