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費混亂、小“病”大修、虛假宣傳……生活中不少人都遭遇過“維修刺客”,卻又無可奈何。“維修刺客”刺痛了消費市場,不僅損害消費者利益,也造成了家政服務業的信任危機。因此,擊退“維修刺客”刻不容緩。
“維修刺客”大行其道事出有因:一方面,家政維修行業涉及家電、水電、家居等諸多品類,技術和信息壁壘讓廣大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另一方面,商戶線上注冊門檻低,服務過程無人監管,服務水平參差不齊,行業亂象叢生。
早在2011年,青島成立家庭服務業促進會,旨在推動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此后,青島又上線家庭服務云平臺,職業學院開設專門課程培養專業人才,助力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不過,“軟約束”還需“硬規定”,規范家政服務業的市場秩序,亟待制度亮劍。
日前,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家用電器維修服務明碼標價規定(征求意見稿)》提出,家電維修服務項目、內容、價格及計價方法都應明碼標價,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提供服務或出售相關產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未明碼標價或實施價格欺詐的,將由市場監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青島也可以取法借鑒,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規,加強對家政維修服務市場的監管,更好地維護消費者權益。
面對門檻低、多而散的家政市場,監管部門要“長劍在手”,充分運用執法手段,督促家政維修業規范自律,整頓市場秩序。對于那些“跑路”、詐騙等極端惡劣行為,相關部門更要加大懲罰力度,提高無良商家的違法成本。
小家政映射大民生,規范家政服務業屬于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個方面。近年來,青島正在探索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居民15分鐘內可到達社區型綜合服務平臺,以滿足電器、家具等維修服務需求。希望在市場發展和制度完善的雙重加持下,那些“維修刺客”再無立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