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求來源
12345·青訴即辦
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
黨報熱線82863300
■話題熱度 ★★★★★
近日,京東外賣和美團外賣“官宣”,將為騎手繳納社保。“養老有了保障,必須贊!”“到手的收入會不會減少?”……一石激起千層浪,新舉措在外賣騎手群體中引發熱議。
如今,不少勞動者選擇自由職業,成為靈活就業人員。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在就業地參保的戶籍限制已取消,繳費方式也更為便捷多樣,但部分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意愿仍然不強。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如何從“能”到“愿”?連日來,記者展開了調查。
現狀
有遠見的“少數人”變多了
2月24日清晨,54歲的老張如往常一樣,來到嶗山區株洲路零工市場原址,找尋工作機會。老張是泰安人,做零工之前,曾在遼寧的一家養雞企業做技術員,企業為他繳納了13年的社保。
“我是2017年回山東的。當時父親身體不好,我回來伺候他,就沒再回去,后來就來青島做零工了。”老張從事的多是電焊、抹灰等活計,工作不穩定,一年收入有6萬元左右。剛回山東時,他委托遼寧的朋友幫他繼續繳納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從去年開始都是用手機繳。繳納社保就是為了養老有保障,退休后能領退休金。”老張熟練地從手機中找到繳社保的微信公眾號向記者展示,“網上繳費很方便,去年我一共繳了10255元。”
“我之前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兩年多,離職后自己繼續繳社保。我都是從手機上搜索、學習相關政策,平時大家聚在一起也經常討論,畢竟養老問題不是小事。”46歲的王偉參加靈活就業人員社保8年,他認為“目光得看長遠”。
記者走訪島城多個零工市場發現,盡管在青島工作,但大多數零工選擇的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而非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每個月繳400元左右,負擔小很多。”零工王兆廣介紹,自己身邊的工友們大都來自農村,他們要么對靈活就業人員社保不甚了解,要么覺得“可望而不可即”。
在株洲路零工市場原址附近,市民向好開了一家人力資源中介機構,她對零工的情況較為熟悉。“繳納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的要么是本地年輕勞動者,有相對穩定的收入;要么是之前在企業工作過,繳納過一定年限的職工社保。”向好告訴記者。
有更多的靈活就業人員分布在網絡主播、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個體工商戶等行業。據了解,青島是較早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范圍的城市之一。青島市現行政策規定,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自愿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
記者從人社部門了解到,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本質上也屬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但重在“靈活”,全憑自愿。“不選擇參加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的,也可在戶籍地參加當地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但它屬于居民保險,主要面向經濟條件相對有限、年齡偏大的城鄉居民,繳費金額較低,但其待遇水平也較低;相比之下,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金額較高,但未來的保障更加全面和優厚。”青島市社保中心征繳處三級調研員王涌濤介紹,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至300%間自由選擇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保費由個人承擔。以2024年為例,靈活就業人員每月最低需繳費883.2元。
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青島市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人數分別為50.5萬人、50.9萬人、52.2萬人,呈現逐年穩定增長趨勢。
探因
未參保多因“未考慮”“壓力大”
每到中午用餐高峰時段,大批外賣騎手奔忙于市北區臺柳路上。近期,平臺要給符合條件的外賣騎手繳納社保的消息讓大家很興奮。
“我們這個行業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站點沒給我們繳社保。每個月扣去房租、車租和日常開銷,剩下的錢也不太多了,所以我沒考慮繳納社保。”外賣騎手王亮是個“00后”,他坦言:“我覺得沒必要那么急著參保,過幾年我可能會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到時候再參保就行了。”
李剛是一名專送騎手,平臺繳社保讓他覺得未來有了更多保障。“這樣一來,我們從靈活就業人員變成了有穩定工作的人。就算是個人要出一點錢,出的也是小頭,還是要從長遠考慮。”李剛告訴記者,盡管可能到手的收入會有所減少,但大多數外賣騎手對參保持支持態度。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在平臺“官宣”前,少有騎手曾繳納過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要么因為“不了解”“未考慮”,要么因為“沒必要”“更看重眼前到手的錢”。
個體工商戶是最早被納入靈活就業人員的群體。39歲的劉瑤開了一家文印店,此前曾繳納過數年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前兩年店里資金周轉壓力較大,就斷繳了。以后我想認真考慮一下,是繼續繳這個,還是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她認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多,更加靈活,壓力也更小;而靈活就業人員保險受本人收入影響較大,容易斷繳。從事設計行業的李俊未參保的原因則是“享受當下”,認為“社保對個人的保障有限,靠自己攢錢也可以養老。”“90后”張風從事教培行業,她僅購買了商業醫療險,暫時未繳納社保。
為何部分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積極性不高?王涌濤介紹,從構成上看,靈活就業人員年輕化趨勢明顯,外地戶籍占比較高。“部分靈活就業人員特別是年輕群體對社保的重視程度不夠,對退休養老缺乏緊迫需求和長遠規劃,傾向于賺錢后消費、儲蓄或投資。這一群體多為跨省跨市就業,缺乏在一地長期參保的動力。由于收入不穩定,特別是其中的低收入群體繳費壓力大,經濟負擔重。還有部分來自農村的靈活就業人員依賴家庭、子女養老,認為無需額外通過養老保險方式養老。”王涌濤說。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目的是以社會保險制度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實現老有所養,這也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不參保將喪失這一社會保障權利,失去年老后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王涌濤介紹,靈活就業人員參保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和年齡條件,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養老金計發辦法與企業職工相同。
建議
靈活調整政策 擴大覆蓋范圍
受現實壓力影響,靈活就業人員容易成為社會保險難以覆蓋的“死角”。青島市人大代表、即墨區國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王文華認為,在養老保險獲益時間預期較晚、社保繳費基數逐年上漲的背景下,收入較低、工作穩定性較差的靈活就業人員群體會更重視當下面臨的住房、醫療、教育和生活壓力,而繳納社保并非緊迫需求,往往會選擇不繳費,或按最低標準、最短年限繳納,且容易出現斷繳的情況。
王文華建議,針對靈活就業人員收入不穩定的特點,政府應研究更合理的繳費水平和斷繳處理辦法,并給予相應的政策激勵。
例如,適當降低繳費基數或繳費比例,對于實際收入低于社會平均工資60%的靈活就業人員,再設立一個40%的繳費檔次供他們選擇,減輕繳費負擔;放寬社保補繳時間限制,由可當年度補繳調整為可跨年度補繳,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靈活就業群體當下的生活壓力;采取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方式,多繳多補,少繳少補,提高參保積極性,最大限度擴大社保覆蓋面。
記者了解到,靈活就業人員由于沒有可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往往只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而工傷保險等難以覆蓋。山東眾成清泰(青島)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勞動業務中心主任郭立天指出,在靈活就業人員群體中,依托平臺的外賣員和網約車司機、工作內容偏向重體力的零工勞動者等人群,時常面臨較高的職業傷害風險,但又無法加入到傳統的工傷保險制度保障中。于他們而言,工傷保險的繳納需求甚至高于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山東省出臺了特定從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政策,用人單位可為超齡人員、實習學生等特定從業人員辦理單險種工傷保險。”郭立天建議,山東省可繼續擴大工傷保險覆蓋范圍,更好地維護勞動者工傷權益。
為給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提供更多便利,青島市采取了多項舉措。早在2006年,這一群體在青島參保的戶籍限制就已取消,降低了參保門檻。為鼓勵引導靈活就業人員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積極參保,青島市人社局在全省率先上線“社保相伴提醒服務”,構建了“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等多元參保服務體系,參保繳費更方便。近年來,基層快遞網點從業人員、實習學生、超齡人員、家政服務人員等均被納入了青島市工傷保險覆蓋范圍。
外賣騎手是靈活就業人員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中的重要群體。“京東外賣、美團外賣等平臺企業主動依法為廣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承擔參保繳費責任,作出了良好的引領示范。更多平臺企業應承擔起企業責任,不斷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王涌濤提醒,社會保險關乎生活保障,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靈活就業人員應算清“社保賬”“長遠賬”“明白賬”,積極參與社會保險,享受社會保障。
另外,人社部門提醒,靈活就業人員應謹防代繳公司“掛靠”社保騙局。通過“掛靠”代繳社保,實際是通過虛構勞動關系騙取社會保險待遇,不僅違法,而且由于不存在真實的勞動關系,勞動者權益難以得到保障。有些公司以社保“代繳”“掛靠”為幌子實施詐騙,出具虛假繳費憑證,使個人遭受代繳費用被騙損失。